團團若過世 遺體不排除研究、教學

 |2022.11.02
923觀看次
字級
動物園大貓熊「團團」疑似罹患惡性腦瘤,病程發展快速,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如果團團走了會快速做出討論,不排除作為研究或教學設定都有可能。圖/中通社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疑似罹患惡性腦瘤,病程發展快速,中國大陸派吳虹林、魏明兩名專家來台探視,各界關注將來團團的遺體處理方式,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如果團團走了會快速做出討論,不排除作為研究或教學設定都有可能。

動物園今(2)日舉行記者會,多家國際媒體前來採訪,包括日本NHK、鳳凰衛視、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均出席。

針對將來團團的遺體處理方式,曹先紹說,全世界動物園在動物往生後,會依據研究或教學設定,考慮保留骨骼或皮毛,但如今科技日新月異,現在還可能保留精子、卵子及幹細胞等活體細胞,留存後續使用。

曹先紹說,有可能會把精子或卵子冷凍下來,許多極度瀕危的動物,碰不到交配對象,就有可能會做這樣的用途。但動物園夥伴都不希望團團狀況惡化快速,但如果真的不幸走了,會快速做出討論。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媒體問及,團團的遺體歸屬問題,曹先紹說,團團和圓圓是2008年與大陸透過「動物交換」方式,台北方面移撥梅花鹿及台灣野山羊,既然是動物交換,大貓熊的所有權就在台北,並重申動物是全人類公有財,應依據「生物多樣性公約」為優先。

媒體問及,北市動物園保育員接觸陸方專家是否有相關防疫措施?動物組大貓熊館長陳玉燕表示,兩位專家在大陸時,每天上班前要做快篩,1日下飛機後也有快篩,確定為陰性後才入館,接下來會維持兩天要做一次快篩,且每天記錄體溫,而館內密切接觸者也要每天記錄體溫。

另外,動物園早已邀集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動物醫院、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分子暨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中興大學獸醫學院等獸醫師、專家學者,以及台大動科學系動物營養教授和台大醫院、台北榮總醫院腦神經科專業醫師等所組成的醫療顧問團,園方也盼兩位專家離台前,能安排與台灣醫療顧問團交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