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財主待塾師很吝嗇,每飯只有一碟蘿蔔菜,塾師心中有氣卻不說。
一日,財主請塾師喝酒,想借此考考兒子的功課。塾師預先囑咐學生說:「你父親如果讓你對對,你看我的筷子夾什麼,就以什麼相對。」
酒席上,財主說:「先生日日費心,令徒功課想必卓有成績了。」
塾師說:「小徒學業未就,若對對尚可。」
財主說,那我出兩字對讓令徒對:「細緞。」
學生望著塾師,見他用筷子夾蘿蔔,於是對:「蘿蔔」。
財主說:「綢緞如何對蘿蔔?」
塾師說:「蘿是絲蘿之蘿,蔔乃布匹之布,有何不可?」
財主無言,抬頭隔窗望見東岳廟,又出對說:「釧鼓。」
學生又見先生夾蘿蔔,即對:「蘿蔔。」
財主向兒子瞪眼說:「胡對,釧鼓怎能對蘿蔔?」
塾師回說:「蘿是鑼鼓之鑼,蔔是饒鈸之鈸,為何說對不上?」
「十分勉強。」財主又出對說:「岳飛。」
學生見先生仍夾蘿蔔,就對「蘿蔔。」
財主一聽還是「蘿蔔」,就著兒子大吼:「胡扯!這更不相對了。」
塾師慢條斯理地說:「東家息怒,《目蓮救母》裡有個叫蘿蔔的,是個大孝子,難道對不上岳飛大忠臣嗎?」
財主惱羞成怒地說:「先生因何總以蘿蔔讓犬子相對?」
塾師冷笑一聲,也氣憤地說:「你天天叫我吃蘿蔔,肚內裝的也是蘿蔔,你豈能不許我教令郎對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