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小事

整理/陳聖綸 |2022.10.24
5257觀看次
字級
紐西蘭 官方不發布通膨月報 央行意見相左 紐西蘭將成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中唯一不發布每月通膨報告的國家,並且打算繼續特立獨行,即便紐國央行希望取得更即時的數據,以助遏制一個世代來最快的通膨升速。 澳洲統計局8月宣布,10月起將發布每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但紐西蘭統計局沒打算效仿跟進。這使得紐國成為38個OECD成員國中最後一個只依靠季度數據的國家,即每份通膨報告都間隔3個月才發布。 即時通膨數據有助央行評估經濟情勢,以便制定每隔6周發布的利率決策。紐國央行已在10月5日召開決策會議,但第3季通膨數據18日才會出爐。紐西蘭經濟學者指出,當前的通膨數據,比時隔很長一段時間的數據更重要。圖/資料照片
日本 各地魅力度排名 北海道連14年奪冠 日本民間智庫「品牌綜合研究所」10月8日公布2022年日本各都道府縣魅力度排名,北海道連續14年奪冠、京都府第2、沖繩縣排名第3、東京都第4名、大阪府第5名。 共同社報導,2022年魅力度排名墊底的地區是佐賀縣;較前一年名次進步最多的是和歌山縣,從32名提升到26名。若以市區町村級別來看,第1名是北海道札幌市、第2名是京都府京都市、第3名是北海道函館市。這項調查是今年6~7月透過網路進行,有效回答數為3萬4768人。 其中北海道最大也最熱鬧的札幌,觀光景點包含:札幌電視塔、大通公園、北海道廳舊本廳舍、白色戀人公園等,也深受台灣人喜愛。圖/資料照片
阿根廷 肥料價格飆漲 農家改種低成本黃豆 阿根廷農民連續第3年與乾旱搏鬥,在今年栽種季來臨前,已紛紛採取新的防守策略降低風險:改種成本較低的黃豆。 在彭巴玉米帶,農民今年預定擴大黃豆栽種面積,力圖降低乾旱影響作物收成的風險。此舉出乎意料,因為往年乾旱時期,農民種玉米比黃豆更有利可圖,主因是出口稅率較低且適合較乾旱氣候。但今年,種植玉米反倒成為更大的風險。 種玉米需更多肥料,而肥料成本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已飆升,農民眼見乾旱可能影響作物收成,更不願投入太多資金。黃豆種植成本比較便宜,所以今年再度盛行,逆轉之前阿根廷黃豆栽種一連6年萎縮的趨勢。圖/美聯社
日本 5度上太空創日籍紀錄 若田光一:像回第2故鄉 生涯5度上太空的59歲日籍太空人若田光一,這次寫下日籍太空人太空旅行次數及年齡新高紀錄。他在順利進入國際太空站(ISS)後說:「對我來說就像回到第二故鄉。」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最新前往國際太空站的行動,名為「耐力號」(Endurance)的「乘龍」(Crew Dragon)太空船,經過29個小時飛行後,於美東時間10月6日下午5時1分完成對接。國際太空站是一座實驗室,在距離地球上空約420公里的低地球軌道運行,以每秒約7.7公里的速度繞行地球。 若田光一接下來將在ISS停留半年左右,進行關於未來在月球及火星進行探測時的低重力液體實驗等。圖/美聯社

整理/陳聖綸

紐西蘭 官方不發布通膨月報 央行意見相左

紐西蘭將成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中唯一不發布每月通膨報告的國家,並且打算繼續特立獨行,即便紐國央行希望取得更即時的數據,以助遏制一個世代來最快的通膨升速。

澳洲統計局8月宣布,10月起將發布每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但紐西蘭統計局沒打算效仿跟進。這使得紐國成為38個OECD成員國中最後一個只依靠季度數據的國家,即每份通膨報告都間隔3個月才發布。

即時通膨數據有助央行評估經濟情勢,以便制定每隔6周發布的利率決策。紐國央行已在10月5日召開決策會議,但第3季通膨數據18日才會出爐。紐西蘭經濟學者指出,當前的通膨數據,比時隔很長一段時間的數據更重要。



印度 通膨衝擊農民收入 黃金買氣恐銳減

印度今年黃金的銷售可能陷入低迷,原因是通膨壓力高漲,且季風帶來的降雨量不如預期,影響農民收入,降低他們購買黃金的能力。

印度數百萬名農民的生計仰賴季風季節的降雨,但今年降雨不均可能衝擊農民的收入,而該族群正是印度最大的黃金買家。印度在7月調升黃金進口稅,也讓這個全球第2大黃金市場的買氣減損。

Metal Focus公司首席顧問謝斯(Chirag Sheth)說:「年初我們相當看好黃金需求,但如今已下修黃金需求的預估。」他提到,除了進口稅上升會帶來短暫影響,通膨與降雨不穩定也會傷害印度鄉村的黃金需求;他說該公司如今預估,今年印度黃金的需求將零成長,有別於原估的增加7~8%。



阿根廷 肥料價格飆漲 農家改種低成本黃豆

阿根廷農民連續第3年與乾旱搏鬥,在今年栽種季來臨前,已紛紛採取新的防守策略降低風險:改種成本較低的黃豆。

在彭巴玉米帶,農民今年預定擴大黃豆栽種面積,力圖降低乾旱影響作物收成的風險。此舉出乎意料,因為往年乾旱時期,農民種玉米比黃豆更有利可圖,主因是出口稅率較低且適合較乾旱氣候。但今年,種植玉米反倒成為更大的風險。

種玉米需更多肥料,而肥料成本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已飆升,農民眼見乾旱可能影響作物收成,更不願投入太多資金。黃豆種植成本比較便宜,所以今年再度盛行,逆轉之前阿根廷黃豆栽種一連6年萎縮的趨勢。



斯里蘭卡 拚觀光外匯 推冬季避寒行程

在政治局勢逐漸恢復穩定、加油站排隊車龍稍有緩解之際,斯里蘭卡開始著眼歐洲與印度旅遊市場,主打冬季避寒行程,希望振興經濟,賺進迫切需要的外匯。

斯里蘭卡觀光部長費南度(Harin Fernando)表示,觀光產業是斯里蘭卡第3大外匯來源,隨著歐洲冬天即將來臨,斯里蘭卡的觀光產業可望取得倍數成長。他說,由於歐洲能源價格飆漲,許多歐洲人將尋求到熱帶國家避冬,斯里蘭卡正在擬定計畫,爭取這些歐洲遊客。

據斯里蘭卡商業調查機構「第一資本調查」(FCR)最近發布的報告,除了歐洲能源價格高漲,斯里蘭卡盧比重貶、歐洲國家對斯里蘭卡旅遊禁令鬆綁,也有利斯里蘭卡吸引歐洲遊客。



日本 各地魅力度排名 北海道連14年奪冠

日本民間智庫「品牌綜合研究所」10月8日公布2022年日本各都道府縣魅力度排名,北海道連續14年奪冠、京都府第2、沖繩縣排名第3、東京都第4名、大阪府第5名。

共同社報導,2022年魅力度排名墊底的地區是佐賀縣;較前一年名次進步最多的是和歌山縣,從32名提升到26名。若以市區町村級別來看,第1名是北海道札幌市、第2名是京都府京都市、第3名是北海道函館市。這項調查是今年6~7月透過網路進行,有效回答數為3萬4768人。

其中北海道最大也最熱鬧的札幌,觀光景點包含:札幌電視塔、大通公園、北海道廳舊本廳舍、白色戀人公園等,也深受台灣人喜愛。



日本

5度上太空創日籍紀錄

若田光一:像回第2故鄉

生涯5度上太空的59歲日籍太空人若田光一,這次寫下日籍太空人太空旅行次數及年齡新高紀錄。他在順利進入國際太空站(ISS)後說:「對我來說就像回到第二故鄉。」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最新前往國際太空站的行動,名為「耐力號」(Endurance)的「乘龍」(Crew Dragon)太空船,經過29個小時飛行後,於美東時間10月6日下午5時1分完成對接。國際太空站是一座實驗室,在距離地球上空約420公里的低地球軌道運行,以每秒約7.7公里的速度繞行地球。

若田光一接下來將在ISS停留半年左右,進行關於未來在月球及火星進行探測時的低重力液體實驗等。



瑞士

防止天然氣短缺

燃油發電上陣

瑞士當局建議工業用戶將旗下雙燃料發電廠切換成只燒燃油、不燒天然氣,因應今年冬季可能發生天然氣短缺的情況,同時也為了符合歐盟要求成員國今冬減少15%用氣量的規定。

瑞士政府已暫停會阻礙使用燃油的汙染目標,藉此鼓勵業者改變他們發電的方式。政府官員表示,此舉可望減少該國約20%天然氣使用量。當局9月23日的聲明另指出,一般家庭應立即開始為供暖系統的燃油槽補充燃油。

瑞士政府還宣布10月3日釋出汽油、柴油及航空燃油等各類油品,為今年來第3度釋出緊急油品庫存,但未具體說明數量。瑞士政府聲明指出,此舉是為了確保瑞士10月以後的油品供應。



美國

Apple Music歌曲量

跨越1億首門檻

蘋果公司在發明應用程式iTunes及推出首台iPod的21年後,旗下音樂串流服務Apple Music跨越一個重要里程碑──擁有1億首歌曲,超越YouTube Music的8000萬首、Spotify的8200萬首及Amazon Music的9000萬首。

蘋果10月3日宣布,Apple Music的歌曲總數已突破1億首;每天約2萬名歌手及創作者在該服務上發表音樂。這個里程碑,將鞏固這款應用程式做為全球最大音樂串流平台的地位。

隨著全球數位化,Apple Music的歌曲近年呈現爆炸性增加,短短4年從2018年的5000萬首翻增1倍至1億首;新冠疫情也被認為是加快時程的原因,因為在家防疫的人們需要管道發洩創意。



中國大陸

「夸父1號」逐日

研究太陽一磁兩暴

中國大陸長征2號丁型運載火箭,10月初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成功發射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夸父一號」;「夸父一號」以「一磁兩暴」為科學目標,將記錄第25個太陽活動周的「太陽風暴」。

「夸父一號」衛星首席科學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甘為群研究員說,這項任務實現「3個國際首次」:首次以「一磁兩暴」作為衛星的科學目標;首次在一顆近地衛星平台,對全日面矢量磁場、太陽耀斑非熱輻射成像等進行觀測;首次在萊曼阿爾法譜線波段實現全日面及近日冕無縫同時成像觀測。

關於研究「一磁兩暴」,「一磁」即太陽磁場,「兩暴」即耀斑及日冕物質拋射的形成、相互作用及彼此關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