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逾20城市發布鼓勵農民、農民工進城購房的相關政策。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多地積極推動房市發展,鼓勵農民進城購房再次成為一大舉措。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少包括吉林省延吉、江蘇省泰州、湖北省黃岡等20多地發布鼓勵農民、農民工進城購房的相關政策。
包括吉林省吉林、貴州省遵義、安徽省潛山、黑龍江省佳木斯、吉林省長春、湖北省麻城、吉林省雙遼、四川省南充、江蘇省興化等城市以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江蘇鹽城阜寧縣、江蘇鹽城大豐區、湖南株洲茶陵縣、河南信陽羅山縣、四川宜賓高縣等地,也相繼公布鼓勵農民、農民工進城購房的相關政策。
對於農民工進城購房,各地方政府多給予購房補貼、契稅補貼等優惠政策,部分政策提及農民進城購房可享受戶口遷移、子女就近入學(含轉學)、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城區人口同等政策。
大陸逾20城市發布鼓勵農民、農民工進城購房的相關政策。圖╱中新社
實際上,鼓勵農民進城購房並非此次房市調控的新產物。早在2015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時提出,要化解房地產庫存,透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擴大有效需求,穩定房地產市場。在當時房市「去庫存」的大背景下,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工買房成為重要措施。
分析指出,此類政策的初衷,一方面是為了應對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挖掘農民購房潛力去庫存,另一方面也意在試圖「以房留人」,緩解當地城鎮化率不足、人口流失的狀況。
但是提升城市吸引力,是一項全方位系統工程,僅靠補貼等政策吸引農民進城購房,隨著優惠效應的遞減,恐怕難以真正留住農民,實現政策預期。農民願不願意進城,其根本在於能不能獲得就業機會,提高收入水準,在此基礎上才願意透過購房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