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行者心】法寶供養

文/王慧雲 |2022.10.09
2086觀看次
字級
《梁皇寶懺》第十卷「衣供養」。圖/人間社記者戴良雄
《梁皇寶懺》第九卷「寶供養」。圖/人間社記者戴良雄

文/王慧雲

從二○二○至今承蒙鳳山講堂住持覺海法師以法提攜,承擔起梁皇法會主法所需的「十供養」。藉此因緣,這三年來在法會期間圓滿一部懺法,透過拜懺的文字,觀照自己,轉化心念,點滴地蛻變而深感法樂。

自己曾經因為十供養發生過一次笑話。當初有位法師拿十供養的念珠與我結緣,無知的我竟然回答那個不好看,有沒有比較好看的,如果貴一點點沒關係。回想當時師父也真是慈悲,包容了無知的我。

初學佛法的我感受不到那深層的意義,總覺得陳設的美觀、色彩協調出色就可,縱使供養心、恭敬心不變,但沒法理解不足的地方在哪裡。漸漸在學習創作思惟的過程中,留意觀察身邊事物,如何運用、組合將十供養莊嚴的呈現,住持也總會適時以法提點,讓我持續提升自己。

去年在三級警戒的疫情中,住持與當家多方努力下,難得的啟建實體與線上「梁皇法會」,梁皇十卷均是住持主法,第一年的經驗,供養品如果太重畢竟不方便。所以第二年在成就一件供養的同時,不僅思考陳設上致力莊嚴,連一塊木頭,重量上的控制、擺放的位置,均謹慎琢磨適時調整。過程中也領略到當下修行的微妙之處。

某一天法會前,在本山的美術滴用餐,看到電視播放著大師的《星雲禪話》,讓我聯想到梁皇法會時,供養中的第九卷——法寶供養。

法寶供養是呈現大乘經典與書籍的創作,因此引導我尋回軌跡,將大師當初弘揚佛教廣宣流布的場景呈現出來。

當完成第九卷寶供養時,自己不自覺的走入大師在宜蘭篳路藍縷的時空中,望著望著……潸然淚下。

時至今日,梁皇法會的一期一會雖已結束,但再看到照片,想到心中景仰的大師,依舊溫暖,不自覺又紅了眼眶。

宜蘭是星雲大師宣揚人間佛教的發跡地,當時大師白天騎著腳踏車弘法,晚上就在裁縫機上寫作,從裁縫機上的第一本書——《玉琳國師》開始。令人敬佩的大師,讓人間佛教從宜蘭發跡到全球,一生致力人間佛教與文化教育的傳承。這是大師給我們最好的資糧與榜樣。

今年的法寶供養,不是一個昂貴美麗、技巧的呈獻,而是我身為一位佛光人,最最簡單的真心流露,但我相信它撞擊著你和我,循回初心將人間佛教生活化、佛法化。

每當唱頌〈僧寶讚〉時,最後一句「振錫仗提攜」,總令我想到住持這三年來,讓我們姐妹有殊勝的因緣學習備辦十供養。同時在過程中耐心的指導、慈悲的觀機逗教,讓我們在合適的地方發揮,增長我們的信心,也從住持的身教中,明白服務奉獻是最好的結緣。

感謝成就法會的義工菩薩、妹妹怡焄,及一切的善因好緣。大師說:把握善好的因緣,用心在每個當下,不因時空束縛自己。

佛光山是集體創作的道場,我在眾中,感恩常住提攜、感謝眾緣成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