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汙染有解 大蠟蛾幼蟲唾液可分解聚乙烯 |2022.10.06 語音朗讀 32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根據4日發表的研究報告,大蠟蛾的幼蟲唾液中的酶能降解塑膠廢,科學家為之振奮。圖/wikipedia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4日發表的研究報告,大蠟蛾幼蟲唾液中的酶能降解出了名難以分解的塑膠廢棄物,或許有助於開闢新方法來因應塑膠汙染。法新社報導,儘管國際社會推動減少使用一次用塑膠、增加回收利用,人類每年仍生產約4億噸塑膠垃圾,其中約1/3是聚乙烯。聚乙烯的結構讓其質地十分堅韌,往往必須藉由加熱或輻射才能開始分解。先前已經有研究顯示,微生物釋放的酶可以讓聚乙烯開始降解作用,不過降解過程要耗費好幾個月的時間。圖/unsplash但今天這分研究顯示,大蠟蛾(Galleria mellonella)唾液中成分能在短短數小時內發揮作用。研究人員貝托奇尼(Federica Bertocchini)熱衷養蜂,幾年前在偶然情況下發現,大蠟蛾的幼蟲雖會啃食蜂巢的蠟,卻有不尋常的能力。貝托奇尼和同僚在最新研究中分析蠟蟲唾液中的蛋白質,發現有2種酶僅需要數小時,就能在室溫環境中將聚乙烯分解成小聚合物。他們在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中解釋,他們以蠟蟲為實驗組,並以另一種蠕蟲當對照組,發現後者的唾液並不具備降解作用。貝托奇尼說,她的團隊仍在試著釐清蠟蟲究竟是如何降解塑膠。雖然研究作者群強調,今天這項研究結果還需更多的研究,才能在有意義的規模中展開實際操作,不過還是有一些可能的應用空間。圖/unsplash貝托奇尼表示:我們設想的是,可以將這些酶用於水溶液中,並將好幾公升的溶液傾倒在垃圾處理廠內集中好的塑膠垃圾上。我們同時可以想像,將少量的這種溶液送到更偏遠的地點,像是沒有廢棄物處理廠的村莊或小島。她表示,未來這種溶液也許還能用在住家之中,讓每戶人家都能降解自己的塑膠廢棄物。 前一篇文章 防福島核港灣魚群外游 東電設金屬網、聲音裝置 下一篇文章 鰲鼓溼地出現白化顱鶿 鳥友驚喜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3【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4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5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6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7【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8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09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10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