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小C
當天氣變冷時,人體會有些不可思議的機制來保持溫暖。
身體機制 幫助保暖
其中包括血管收縮:因為身體始終保持穩定的核心溫度約37℃左右,當環境溫度下降,皮膚中的溫度感受器會發出警報,提醒大腦下視丘區域維持著36.5〜37℃的平衡,而下視丘就會引導我們的身體收緊手、腳等處的血管,而血液向皮膚傳遞熱量,減少皮膚的熱量流失。排尿:因為血管收縮,會迫使液體集中,於是導致排尿。發抖:當血管收縮不足以保持溫暖時,下視丘腦會引導肌肉收縮,因為肌肉收縮的副作用就是產生熱量。普通的顫抖會產生大約100瓦的熱量,不過如果冷到足以造成身體低溫,通過顫抖會產生400到600瓦的熱量。
天冷運動 注意穿脫
不過有些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如太冷時,我們想以運動或勞作來降低寒冷,但是別忘這種體力活,會讓正在收縮的肌肉產生大量熱量,核心溫度實際上會上升,同時血管是在擴張而不是收縮,因此開始出汗,如果汗水被困在厚重的衣服裡,那麼會從身體吸走熱量,所以如果真的要作劇烈運動,即使冷,也不要穿太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