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以居家生活的防災準備與技能為展覽主題,引導大眾提升防災應變法則,了解如何在地震發生後疏散避難、接收災防資訊等知識。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高雄報導】位於板塊交接處的台灣,需學習如何與地震共處,我們雖不知道地震何時會發生,但可以透過多一分準備、來減少一分災害。為把防災思維扎根於日常生活中,位於高雄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特別舉辦「三隻小豬防災歷險—日常防災雙語特展」,以居家生活的防災準備與技能為展覽主題,引導大眾提升防災應變法則,了解如何在地震發生後疏散避難、接收災防資訊等知識。
科工館館長李秀鳳表示,台灣天災頻仍,因此如何將防災演練從小扎根,透過居安思危來防患於未然格外重要,歡迎學生與民眾來科工館參觀展覽,提升防災教育意識,讓防災觀念融入你我的生活教育中。
擔任策展人的科工館助理研究員洪煌凱談到,「三隻小豬防災歷險—日常防災雙語特展」由科工館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共同主辦,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執行設計製作,並獲得高雄市政府、人連災難救助協會與三聯科技教育基金會協助辦理。展區內容涵蓋地震、火災、空品以及個人準備與災防資訊查詢等多元主題。
為引導觀者感同身受,展區內除以居家實境展示結合互動體驗,還發揮巧思加入實境解謎手法,並以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主角「三隻小豬」帶入其中,在展覽中呈現民眾居家防災的「正確行為(圈)」、「避免事件(叉)」以及「需要思考(三角)」等思維,藉此提升防災知識。
不僅如此,特展還透過高雄市政府協助,邀請成立於日本仙台,以防災與建築相關發展的非營利事業組織社團法人人連災難救助協會,來展覽中分享由日本岡山縣立大學畠和宏研究室設計發展的「人性化避難疏散空間」展示,來提供我們另個面向的防災設計新思維,擴展視野。
「三隻小豬防災歷險—日常防災雙語特展」即日起於科工館北館二樓西側長廊展出,展期為至十二月四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