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定豐蔬食生活 找回身心平衡 文/黃筱晴 |2022.09.20 語音朗讀 46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田定豐透過頌鉢,放鬆身心壓力。圖/王聰賢南瓜腰果漿 圖/王聰賢資深音樂人田定豐,領悟從「好好吃飯」照顧身心。圖/王聰賢巴薩米克醋炒蘑菇 圖/王聰賢 文/黃筱晴田定豐這個名字,一直以「音樂人」被認識——26歲創立種子音樂,是台灣最年輕的唱片公司經營者、許多天王天后的幕後推手。後來,田定豐攝影、關注文創,那時他被認為是「藝術家」。現在的田定豐,被稱為「美食家」、「蔬食倡議者」的時間,比「音樂人」和「藝術家」更多。田定豐這20幾年的生命,因為「吃」而改變,對他來說,「吃」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選擇。田定豐曾因全心投入工作而導致失眠、身心狀況失衡,有次因緣際會在中國大陸青海逗留,認識並跟著當地一位師父學習過日子,回到台灣後開始蔬食生活,至今20多年。吃好和運動 提升自癒力從音樂金童到蔬食倡議者,許多人好奇田定豐的故事,他說,他在生命最黑暗、混沌、崩陷之時,接觸了蔬食,本以為不過是小小的飲食習慣改變,卻連帶影響了人生的各個面向,包括生活態度與價值觀。田定豐擺脫了過去金童的標籤、變得踏實,失眠、憂鬱症不藥而癒。疫情期間,田定豐建議大家從「好好吃飯」照顧身心,他認為,不管是自己下廚還是外食,「有意識地攝取」非常重要,要「吃得好,也要好吃」,五色蔬果、膳食纖維、澱粉類都要均衡攝取,搭配運動、晒太陽,達到身體平衡,人體的自癒能力就會讓你保持健康。對田定豐來說,蔬食飲食是一件自在的事情,是一種善待自己、友善環境的選擇,也不會影響社交生活,因為蔬食料理的美味無國界、不受局限,更是維持身心平衡重要的一環。一周選一天 漸進式吃素疫情,讓選擇蔬食的田定豐在這兩年間減少外食、長時間待在家,有比較多的機會自己下廚料理,田定豐笑說,「雖然下廚的年資不長,但我發現自己還滿有料理天分的!」如果想要嘗試蔬食,田定豐也建議可以漸進式方式開始,像是一周挑一天吃素等。另外,他也很推薦葷素共食(方便素)的方式,選擇好的食材、調味料,告訴自己吃什麼對身體好,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讓蔬食成為社交生活的限制,才能持之以恆。早晨冥想晚上頌鉢 釋放壓力近年因疫情的關係,讓田定豐更注重「身心平衡」,身體的平衡靠吃蔬食照顧自己;心靈的平衡,則透過「頌鉢」來達成。去年起,田定豐多了LSIT國際頌鉢系統音療師的新身分,他笑稱,頌鉢就像「人體吸塵器」,只要放在人體七脈輪上敲擊,不同的音頻與振動頻率傳導到身體,瞬間就會有平靜療癒、清空壓力的感覺,真正達到休息放鬆。而也因為他音樂人的身分,在學習頌鉢、建立五度音系統的時候很快就能上手,日前他也透過頌鉢,與許多因為疫情久未實際見面的朋友重新牽起聯繫,幫助他們放鬆身心壓力,「每個人來跟我見面之後都秒睡著」,這也是他原本意想不到的收穫。每天早上起床,田定豐會先花20分鐘冥想,喚醒自己的意識、大腦與感官;晚上睡覺前,則是透過敲頌鉢,將一整天的壓力、雜想都放開,深層放鬆,達到身心平衡。田定豐說,好好吃飯,注重吃下肚的飲食之外,心靈的飽足也很重要,兩者都是把自己身心照顧好的重要關鍵。善用植物 空間添綠意此外,喜歡素雅風格的田定豐,選擇的餐具都比較現代感,線條簡約、單色系、沒有花紋,除了比較容易與空間布置搭配,料理擺盤時也容易將食材凸顯出來,讓人「用眼睛看就有想吃的欲望」。另外也要善用植物,從空間的綠意,到餐桌上的食用花、迷迭香、薄荷葉等看起來賞心悅目,也可以放在料理裡一起吃下肚的植物,都很適合為日常餐桌增添用餐的儀式感。天氣好的時候,田定豐也很推薦大家可以在陽台擺張桌椅,改在戶外用餐,看看藍天、吸收點陽光,就能瞬間注入放鬆的氛圍。輕蔬食早午餐食譜巴薩米克醋炒蘑菇食材:蘑菇、橄欖油、巴薩米克醋、玫瑰鹽、 無鹽奶油步驟:1. 將蘑菇洗淨,去梗,切半備用。2. 熱鍋,加入橄欖油、蘑菇,將蘑菇快炒至半熟。3. 加入適量巴薩米克醋、水,拌炒收汁。4. 加一點玫瑰鹽調味,增添淡淡香氣不死鹹。5. 關火,趁熱放一小塊無鹽奶油,可讓蘑菇口感溼潤不乾。TIPS:這道小點幾乎百搭,搭麵包當早午餐, 或是配飲品一起吃都很合適。南瓜腰果漿食材:栗子南瓜、腰果或各式堅果、鹽少許步驟:1. 預先將栗子南瓜蒸熟、切塊。2. 栗子南瓜、腰果、適量水,一點點鹽,全部加入調理機攪打成漿狀即完成。TIPS:栗子南瓜甜度適中、口感清爽,蒸熟後連皮都可以一起吃,非常方便又營養。加入一點鹽可以更帶出南瓜的甜味層次。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前一篇文章 寫小說錄播客 展開斜槓人生 下一篇文章 譚艾珍帶孫樂 用童心探索世界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陳明智升級醫院 吸引患者回流莊仁賓回鄉服務 翻轉百年嘉醫動力火車結伴50年 接住彼此樂與悲動腦專家謝仲思 建構台灣尾醫療網坐輪椅仍堅持看診 張常勝造福偏鄉醫療母患膽結石經歷 王宏育應用於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