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定豐蔬食生活 找回身心平衡 文/黃筱晴 |2022.09.20 語音朗讀 46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田定豐透過頌鉢,放鬆身心壓力。圖/王聰賢南瓜腰果漿 圖/王聰賢資深音樂人田定豐,領悟從「好好吃飯」照顧身心。圖/王聰賢巴薩米克醋炒蘑菇 圖/王聰賢 文/黃筱晴田定豐這個名字,一直以「音樂人」被認識——26歲創立種子音樂,是台灣最年輕的唱片公司經營者、許多天王天后的幕後推手。後來,田定豐攝影、關注文創,那時他被認為是「藝術家」。現在的田定豐,被稱為「美食家」、「蔬食倡議者」的時間,比「音樂人」和「藝術家」更多。田定豐這20幾年的生命,因為「吃」而改變,對他來說,「吃」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選擇。田定豐曾因全心投入工作而導致失眠、身心狀況失衡,有次因緣際會在中國大陸青海逗留,認識並跟著當地一位師父學習過日子,回到台灣後開始蔬食生活,至今20多年。吃好和運動 提升自癒力從音樂金童到蔬食倡議者,許多人好奇田定豐的故事,他說,他在生命最黑暗、混沌、崩陷之時,接觸了蔬食,本以為不過是小小的飲食習慣改變,卻連帶影響了人生的各個面向,包括生活態度與價值觀。田定豐擺脫了過去金童的標籤、變得踏實,失眠、憂鬱症不藥而癒。疫情期間,田定豐建議大家從「好好吃飯」照顧身心,他認為,不管是自己下廚還是外食,「有意識地攝取」非常重要,要「吃得好,也要好吃」,五色蔬果、膳食纖維、澱粉類都要均衡攝取,搭配運動、晒太陽,達到身體平衡,人體的自癒能力就會讓你保持健康。對田定豐來說,蔬食飲食是一件自在的事情,是一種善待自己、友善環境的選擇,也不會影響社交生活,因為蔬食料理的美味無國界、不受局限,更是維持身心平衡重要的一環。一周選一天 漸進式吃素疫情,讓選擇蔬食的田定豐在這兩年間減少外食、長時間待在家,有比較多的機會自己下廚料理,田定豐笑說,「雖然下廚的年資不長,但我發現自己還滿有料理天分的!」如果想要嘗試蔬食,田定豐也建議可以漸進式方式開始,像是一周挑一天吃素等。另外,他也很推薦葷素共食(方便素)的方式,選擇好的食材、調味料,告訴自己吃什麼對身體好,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讓蔬食成為社交生活的限制,才能持之以恆。早晨冥想晚上頌鉢 釋放壓力近年因疫情的關係,讓田定豐更注重「身心平衡」,身體的平衡靠吃蔬食照顧自己;心靈的平衡,則透過「頌鉢」來達成。去年起,田定豐多了LSIT國際頌鉢系統音療師的新身分,他笑稱,頌鉢就像「人體吸塵器」,只要放在人體七脈輪上敲擊,不同的音頻與振動頻率傳導到身體,瞬間就會有平靜療癒、清空壓力的感覺,真正達到休息放鬆。而也因為他音樂人的身分,在學習頌鉢、建立五度音系統的時候很快就能上手,日前他也透過頌鉢,與許多因為疫情久未實際見面的朋友重新牽起聯繫,幫助他們放鬆身心壓力,「每個人來跟我見面之後都秒睡著」,這也是他原本意想不到的收穫。每天早上起床,田定豐會先花20分鐘冥想,喚醒自己的意識、大腦與感官;晚上睡覺前,則是透過敲頌鉢,將一整天的壓力、雜想都放開,深層放鬆,達到身心平衡。田定豐說,好好吃飯,注重吃下肚的飲食之外,心靈的飽足也很重要,兩者都是把自己身心照顧好的重要關鍵。善用植物 空間添綠意此外,喜歡素雅風格的田定豐,選擇的餐具都比較現代感,線條簡約、單色系、沒有花紋,除了比較容易與空間布置搭配,料理擺盤時也容易將食材凸顯出來,讓人「用眼睛看就有想吃的欲望」。另外也要善用植物,從空間的綠意,到餐桌上的食用花、迷迭香、薄荷葉等看起來賞心悅目,也可以放在料理裡一起吃下肚的植物,都很適合為日常餐桌增添用餐的儀式感。天氣好的時候,田定豐也很推薦大家可以在陽台擺張桌椅,改在戶外用餐,看看藍天、吸收點陽光,就能瞬間注入放鬆的氛圍。輕蔬食早午餐食譜巴薩米克醋炒蘑菇食材:蘑菇、橄欖油、巴薩米克醋、玫瑰鹽、 無鹽奶油步驟:1. 將蘑菇洗淨,去梗,切半備用。2. 熱鍋,加入橄欖油、蘑菇,將蘑菇快炒至半熟。3. 加入適量巴薩米克醋、水,拌炒收汁。4. 加一點玫瑰鹽調味,增添淡淡香氣不死鹹。5. 關火,趁熱放一小塊無鹽奶油,可讓蘑菇口感溼潤不乾。TIPS:這道小點幾乎百搭,搭麵包當早午餐, 或是配飲品一起吃都很合適。南瓜腰果漿食材:栗子南瓜、腰果或各式堅果、鹽少許步驟:1. 預先將栗子南瓜蒸熟、切塊。2. 栗子南瓜、腰果、適量水,一點點鹽,全部加入調理機攪打成漿狀即完成。TIPS:栗子南瓜甜度適中、口感清爽,蒸熟後連皮都可以一起吃,非常方便又營養。加入一點鹽可以更帶出南瓜的甜味層次。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前一篇文章 寫小說錄播客 展開斜槓人生 下一篇文章 譚艾珍帶孫樂 用童心探索世界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8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陳治平醫師 打造懷孕完整照護鏈顱顏修復專家陳建宗 挽回逾6000張容顏最好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造甜點界傳奇孩子王變醫師 鄭名芳守護病童31年從診間到戰火前線 楊俊仁行醫行善學會打開耳朵 傾聽他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