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來了怎麼辦? 把握避難3原則 |2022.09.18 語音朗讀 80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2014年起,若地震規模4.5以上、任一縣市預估震度達3級以上時,氣象局就會透過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將地震資訊傳送給所有合作單位,包括台北捷運系統。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大地震來了怎麼辦?中央氣象局臉書「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公布保命要訣,地震發生時,室內大致以「趴下、掩護、穩住」作為避難原則。今年已發生7次規模6以上地震,是史上第4多,中央氣象局稱進入「地震活躍期」,但「能量正常釋放」後,隔年大地震通常都不超過3個,明年可望「地靜人安」。「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指出,「趴下」將頭部和身體壓低;「掩護」盡量用雙手或物品保護頭部與頸部,躲進堅固的桌子或其他家具下方;「穩住」雙膝跪地、雙肘觸地,雙手緊握桌腳。天搖地動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護頭頸部 ,因此,盡量尋找桌子作為掩護,並戴上防災頭套,是我們面臨地震的首要動作。若手邊沒有防災頭套,也可以利用身旁的物品替代,像是書包、厚書本、公事包等等來抵禦危險砸落物。但相比起這些替代品,防災頭套可以讓人雙手自由,更能應變危機四伏的周遭環境。《延伸閱讀》今年8次規模6以上地震 明年可望地靜人安地震發生時,室內大致以「趴下、掩護、穩住」作為避難原則。圖/取自「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臉書粉專根據氣象局地震預報中心的「地震百問」,大地震發生時:➊在室內者應立即熄滅火源,關閉電源以防火災,並奔逃至室外空曠處,但應防外物倒塌(如招牌、屋瓦、廣告燈等),避免遭擊傷。➋如一時無法逃至室外,應選擇堅固、高度較矮而重心穩定之家具下(旁)躲避,並遵照趴下、掩護、穩住的原則,以免被室內落物擊傷。➌不可躲在牆邊、河、海堤或山崖附近。➍沿海居民應疏遷至高地以防海嘯。➎水庫下游地區居民,應防水庫崩塌所引起之山洪。➏高樓居民逃離時,切忌爭先恐後,否則易生跌倒而被踏斃,並使逃生出口壅塞。➐如人正在捷運車廂裡,捷運會減速,切勿慌張,應緊握把手或鋼條,放低重心。《延伸閱讀》池上6.8強震才是主震 相當8顆原子彈威力如果地震發生時,捷運會減速,切勿慌張,應緊握把手或鋼條,放低重心。圖/取自「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臉書氣象局和捷運系統有著緊密的合作,自2014年起,若地震規模4.5以上、任一縣市預估震度達3級以上時,氣象局就會透過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將地震資訊傳送給所有合作單位,包含各大公務部門、公共設施、各級學校等等。以台北捷運系統為例,若高雄發生規模4.5以上,震度達3級以上的地震時,即便台北未為達警報發布標準,強震即時警報系統仍會對位在台北的北捷系統發送地震資訊,以利北捷評估是否要執行防災應變措施。《延伸閱讀》中央山脈斷層系統引發台東地震 餘震恐1個月若捷運系統所在地的地震震度大於等於2級時,月台會暫停發車,站間的捷運也會減速停車,直到確認軌道、系統均正常後才會恢復正常運轉。由於車廂可能因減速和地震而不穩,所有乘客務必緊握支撐物,將身體重心放低,以免跌倒受傷。地震停歇後,乘客務必配合站務人員的指示和疏導,一邊使用外套或包包保護頭部,一邊離開捷運。 前一篇文章 中央山脈斷層系統引發台東地震 餘震恐1個月 下一篇文章 MLB/7局無失分加勝利打點 大谷獨挑大樑退水手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4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5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6【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7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8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9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 蔡英文首度親臨金防部太武操演 實彈上膛海馬士多管火箭 首次實彈射擊我爭取先進預警機 美遲不出售建構永續航空 桃機力推減碳水下遙控載具 戰場應用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