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即將落成的20座全民運動館將會因地制宜規畫不同特色,圖為高雄三民區全民運動館槌球場模擬。圖/體育署提供
【記者張哲郢台北報導】先前教育部體育署補助地方興建30座國民運動中心已全數完工啟用,仍有許多縣市轄內未有運動中心,體育署配合前瞻2.0建設,再投入30億補助地方興建有別於運動中心的全民運動館,計畫20座預計2025年完工。
依照原有運動中心規畫,場館設施必須有室內溫水游泳池、體適能中心、韻律教室、綜合球場、羽球場與桌球場等六大必要設施,在2010年體育署規畫「改善國民運動環境及打造運動島計畫」,計畫內30座運動中心已經全數完工啟用。
考量部分縣市行政區人口較少,這次體育署配合前瞻2.0所提出「前瞻基礎建設-城鄉建設-充實全民運動環境計畫」,將把原本運動中心行政區需人口達15萬標準,調降至人口達7萬即可申請補助,將投入30億給地方政府興建全民運動館。
有別於運動中心,全民運動館不受限六大必要設施,而是由地方政府依當地需求規畫符合民眾的運動設施。
本次計畫預計2025年蓋好20座全民運動館,包括苗栗、嘉義、花蓮、台東、金門與連江等縣市,都會設置轄內第一座全民運動館,而尚未有任何運動場館的澎湖以及南投縣,澎湖正在核定中,南投則沒提出需求。
加上各縣市運動中心,2025年計畫完成後,全國將至少有77座運動場館分布各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