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邊活動藏危機 留意暴漲4前兆、3招自救

 |2022.09.12
1604觀看次
字級
新北市大豹溪溪水暴漲,民眾在溪畔燒烤,帳篷和用具被湍急的河水沖走,驚險逃生過程被錄影PO上網,引起熱議。圖/爆料公社FB

【本報綜合報導】中秋連假期間颱風梅花靠近台灣,北部山區雨勢大,新北市大豹溪溪水暴漲,一群在溪畔燒烤的民眾緊急撤離,帳篷和烤肉用具被湍急的河水沖走,有人仍想搶救物品,被旁人大喊勸說「先上去,人命比較要緊」,驚險逃生過程被錄影PO上網,引起熱議。

看似平靜的溪流其實隱藏著致命危險,溪水暴漲有什麼徵兆該注意,若是不小心遇到了又該如何自救?

溪水暴漲4前兆 遇到趕快逃

山洪暴發常因上游河道短暫堵塞後崩潰,造成下游水位迅速高漲產生急流,新北市消防局曾提醒,溪水暴漲可能發生在5到10秒之間,一旦發現平緩溪流中出現一波同等速度的「齊頭水」、「水面混濁」或「水流加快」等徵兆,都應該盡快離開水域。

當看到上游山區烏雲密布、聽到隆隆聲響愈來愈大時,可能代表將下起雷雨,也應該立即遠離水域前往高處。

另外,在河畔活動時應先留意可能的避難路線、隨時注意上游大壩放水的警告訊息,並且不要在河川內的沙洲紮營。

圖/ 資料照片

受困洪水3招自救 尋找可助浮物品

民眾若因溪水暴漲被困岩石或沙洲上,應保持冷靜,等待救援,尋找一些可助浮且耐沖擊的東西,萬一被水沖走時,可將物品置於身體下方,以免身體直接被撞傷。

要留意的是,若看到前方水面有高浪,即表示水底有巨石,應設法避開。

消防單位提醒,若不幸被溪水沖走時,可以採取3招自救,分別為漂浮、攻擊式及防禦式,延長待救時間。

漂浮即身體採取仰姿保持腳在前、頭在後,避免頭部撞傷,如遇轉彎處,應游向內彎緩流處,即可順勢上岸;攻擊式即採自由式朝岸邊前進;防禦式即採仰漂姿勢,頭一樣朝上游、腳朝下游,雙手向後滑動,以靠近岸邊。

圖/中央社

水域遊憩牢記救溺5步 自救4招

就算沒有遇到山洪暴發,溪流、海域遊憩本來就有一定危險性。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最近5年每年平均有902人溺水,且死亡率過半,發生地點以「溪河」居冠,民眾若不熟悉地形,遇上暗流、河床內落差大時,容易發生意外。

消防署指出,若民眾看到有人溺水,可應用救溺5步驟「叫叫伸拋划」。

首先大聲呼救;其次為呼叫119、118、110、112;以及利用延伸物(竹竿、樹枝等);拋送漂浮物(球、繩、瓶子等);和利用救生圈等大型浮具划過去。千萬不要冒險下水救人,要謹記救溺先自保。

若是自己落水,教育部曾宣導「不會游泳也要學會的水中自救」4招,包括拍打水面大聲呼救,脫下身上的衣物從頭後向前拋、讓衣物充滿空氣形成浮具,以及水母漂和仰漂。

根據新北市消防局資料,三峽大豹溪、烏來南勢溪以及坪林北勢溪等地易發生溺水意外,民眾若前往相關水域遊玩,務必注意身體狀況和當天天氣,保護好自己和同行夥伴,才能平平安安出門,快快樂樂回家。

圖/內政部消防署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