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碳排放權幾個基本概念 |2022.09.11 語音朗讀 54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碳交易,簡單說就是把CER作為商品,透過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買賣。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歐盟碳交易機制成立以來最重大改革之際,中國大陸籌備多年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於2021年7月16日啟動。這是大陸爭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步驟之一。此前,有16年歷史的歐盟碳市場啟動自建立以來最重大的改革和擴容計畫,這是歐盟為了在2030年之前至少淨削減55%溫室氣體排放的中段目標和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行動之一。那麼,什麼是碳排放權?碳交易和碳市場是什麼概念?什麼是碳排放權碳排放,是人類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向外界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的過程,被認為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碳排放權指的是核證減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ER),是碳交易市場的標的。這個配額總量由政府根據國際公約上承諾的減排目標制定,且應隨時間推移而逐步降低。配額來自政府免費發放或拍賣,以及在碳市場向其他企業或投資機構購買。 碳排放權交易系統是中國大陸爭取實現碳排放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步驟之一。圖/123RF何謂碳交易系統碳交易簡單說就是把CER作為商品,透過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買賣,碳排放權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為計算單位。納入碳交易體系的企業每排放一噸溫室氣體(通常是二氧化碳),就需要有一個單位的碳排放配額。碳排放權交易系統(ETS)是一個基於市場的節能減排政策工具,旨在透過市場功能減少碳排放,降低能耗及大氣層碳濃度,促進產業和能源結構優化。碳交易機制遵循「總量控制和交易原則」:政府設定、控制總量和CER分配規則,企業可按照規定獲取配額,並根據自身減排情況決定在交易市場購買更多配額,或出售多餘配額。總量確定後,政府給控排機構(如企業)分配可交易的碳排放配額,可以免費發放,也可以拍賣。比如,電力公司和工廠等碳排放單位從政府手中獲得1年碳排放許可額度,如果這1年裡透過技術升級或其他措施減少了碳排放,配額有多餘,就可以在交易市場出售這些配額。如果這1年裡碳排放超過許可額度,也可以在交易市場購買需要的額度。碳交易來龍去脈透過市場手段推動碳減排的計畫來自《京都議定書》。根據議定書規定,協議簽約國承諾在規定時期內實現規定的碳減排目標,各國政府根據各自承諾的目標,將本國的碳排放權總量按照具體規則分配給本國相關企業。《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補充文件,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簽署,明確地將大氣層中溫室氣體含量穩定控制在一個適當程度的量化目標。世界上第一個碳交易機制是2005年建立的歐盟碳市場。目前世界各地運行的碳交易機制至少有17個,覆蓋地區生產總質(GDP)總量占全球40%。 碳交易制度是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過程中,作為推動脫碳的重要政策工具。圖/123RF全球碳交易市場發展國際碳行動夥伴(ICAP)每年發布全球碳交易市場發展報告,2022年的報告中指出碳交易市場涵蓋範圍正加速提升。目前設有碳交易市場機制的經濟體占全球GDP55%,碳交易市場涵蓋全球17%的溫室氣體排放。碳交易制度是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過程中,作為推動脫碳的重要政策工具。歐洲市場全球第一歐盟碳市場2005年啟動,目前有30個國家的1萬2千多個企業和其他碳排放單位參與交易,覆蓋鋼鐵、水泥等製造業,以及電力、民航和公用事業,控排量占歐盟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45%。依數據顯示,碳交易市場對歐洲的產業和能源結構優化趨勢也有引導作用。2020年歐盟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20%,碳排放平均每年減少1.4%。在過去10年中,歐盟煤炭和石油產量都減少了3成左右,而風力、水力、光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在電力行業超過煤炭和核能,占比達到60%。為了在2050年實現歐盟氣候中立,包括實現至2030年至少淨削減55%溫室氣體排放的中段目標,歐委會宣布對歐盟碳交易市場進行重大改革和擴展。具體行動包括納入海運業,取消航空業免費配額,為陸地交通和建築物供暖單設碳交易系統,邊境調節機制和專項基金。中國大陸規模最大中國碳論壇和ICF國際諮詢公司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碳價調查》報告,2025年碳排放交易體系內碳配額價估計將持續上升到10美元/噸,市場規模達440億美元。中國碳交易體系的主體包括3部分:上海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武漢的碳配額登記系統,以及北京的全國溫室氣體資源減排管理和交易中心。首批入市的2225家電力公司,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超過40億噸。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這些企業占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的1/7。今後幾年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國內航空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將被陸續納入碳交易體系。中國大陸生態環境部負責監管交易平台、核實地方申報的數據、確保系統運行順暢。碳交易系統透過幾種方式交易:掛牌協議交易、大宗協議交易,或單向競價等。掛牌協議交易的成交價格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10%之間確定。大宗協議交易單筆買賣最小申報數量至少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價格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30%之間確定。單向競買則是根據交易機構發布的訊息向潛在賣家購買碳排放配額。 前一篇文章 【益智健腦】保護大腦活力祕訣 下一篇文章 【美味科學】探索舌尖 酸甜苦辣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42025.09.05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達拉斯講堂跨宗教午餐會 祝願世界和平2025.09.0505無電照明 阿凡達夜光植物成真2025.09.0506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2025.09.0507電動車到底安全嗎?2025.09.0508《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 叢林常識廣宣國際2025.09.0509葡萄牙纜車脫軌 至少15死2025.09.0510畫廊外牆 壁畫吸睛2025.09.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如何在科技時代 增進認知與創造力過度依賴AI 認知衰退有隱憂人為何想去天堂或淨土日常生活情境 運用優勢談判模式敬畏情緒 跨越心靈與科學【複利效應】累積無價心靈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