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禁書與兩岸政情

 |2022.09.05
590觀看次
字級

新學年即將開學,傳出大陸山東青島、江蘇鹽城等地學校近日發通知稱,根據上級指示,部分圖書不適合學生閱讀,包括大陸學者易中天多部作品,及台灣作家龍應台所有作品等,要求家長配合不再讓孩子閱讀,校方也會排查校圖書館、閱覽室等並立即下架。 

正當中共決議將於十月十六日在北京召開二十大,明確黨在新的征程上「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之際,這件查禁學生閱讀書刊看似小事,但迄今未見官方澄清或否認。倘傳聞屬實,則它所傳達出的訊息,就不能等閒視之。 

據新華社報導,中共二十大是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大會,要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當中的關鍵詞十分豐富,包括「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民族偉大復興」及兩個「全面」等。換言之,中共二十大除了眾所關注的習近平總書記繼續第三個任期,及黨高層權力結構的有序調整之外,更重要的使命,是要實現國家的現代化與民族的復興。 

談到國家現代化與民族復興,離不開文明的積累與文化的發展。中華民族飽嘗百年屈辱,好不容易到了今天終於擺脫貧與弱的命運,走上繁榮興盛的康莊道路。惟不能否認,儘管中國大陸已經崛起了,但在全球的文明與文化影響力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近年大陸積極倡導「文化走出去」,就是看到中國大陸在世界的軟實力與話語權上仍顯不足,亟欲有所突破。與此同時,中國更應該開大門、走大路,讓一切有助於提升社會文明與文化的資源,成為大陸人民與世界接軌的養分,而學校教育則是最重要的傳遞平台。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陸學校禁止台灣作家龍應台的作品,不准學生閱讀,就令人感到難以理解。龍應台不是台獨分子,她是現代文明與中華文化的捍衛者,從台灣還在戒嚴時期就不斷著書立說,為建構一個更開放文明多元的社會而努力,因此成為廣受尊重的華文作家。 

據龍應台在臉書上表示,她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等書已被大陸禁十多年。但這回竟然連《目送》、《親愛的安德烈》等與親子教育有關的書,都不准學生閱讀,不免令人擔心大陸是否要閉關自守,否棄來自境外的所有文化養分。 

日前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隆重發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談話稿,講述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強調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舉和權宜之計。習近平這篇談話稿,主旨雖然側重經濟發展,但表明中國大陸無意走回閉關鎖國的老路,同樣可適用於文化發展,及如何面對來自境外的文化產品上。

文明建設與文化發展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多元和包容。我們希望外傳禁止學生閱讀龍應台所有作品,只是假消息,不是事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