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丹齡高雄報導】由佛光山傳燈會主辦、人間佛教研究院承辦的「佛光山研究──二○二二年徒眾論文發表會」,二十七日於佛光山登場,同步開放線上參與。來自香港、新加坡、菲律賓、美國、荷蘭等八個國家地區、四十五位徒眾報名培訓,最後有七篇論文進入決審發表,五十多名觀察員在線上與現場與會聆聽。
擔任論文點評老師有佛光山南華大學尤惠貞教授、佛光山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郭朝順教授,以及中國大陸西北大學哲學院王雪梅教授;論文探討議題有「《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論述管理學」、「從小止觀認識佛光山叢林教育」等。
針對此次發表的論文,三名教授從論文選題、內容章節、歷史脈絡、研究方法論予以詳細點評。
開幕典禮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書寫論文最重要是閱讀,藉此能了解佛教思想史百花齊放的演變,也更能理解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繼往開來。勉眾透過書寫,讓佛教走回人間,也為學術留下重要歷史,是人間佛教的實踐,也是佛光弟子的使命。
「要用佛法的角度研究佛法!」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做論文總評,建議大家多閱讀佛學方法論及相關文獻,寫論文必須回歸人間佛教本質,「要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只有入世才能回歸出世的智慧」。《佛光大藏經》唯識藏、華嚴藏主編滿紀法師則說,大家可以提升閱讀量,讀久後,必能成為自己的底蘊與能量。
「百年的人間佛教思想運動,重點就在實踐。」傳燈會執行長覺軒法師指出,在論文寫作上,也許並非每個人都能得到很好的訓練,但是日積月累,總會看到自己在進步。此次獲得A等獎論文有覺宣法師、知文法師、知瑞法師;B等獎論文有覺謙法師、妙逸法師、如勳法師、知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