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導入管理 企業精英啟智慧

人間社記者丹齡高雄報導 |2022.07.07
1293觀看次
字級
「二○二二自覺式管理文化」線上證書課程,三日在ZOOM舉行開學典禮。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丹齡高雄報導】如何才能創造企業核心價值?公司團隊如何凝聚向心力?為提供企業管理人士多元思考,並建立一套完善管理文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主辦「二○二二自覺式管理文化」線上證書課程,三日透過ZOOM會議舉行開學典禮,全球六個國家地區、三十個城市,五十八名企業精英出席。

此次課程為全球首辦「自覺式管理文化」線上課程,邀請教界、學界及企業界頂級知名師資,為學員傳授理論與實踐合一的管理心法;開學典禮邀請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暨香港珠海學校校長李焯芬、台比荷聯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紹穎、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致詞,並邀請學員代表分享自覺式管理的創新力思惟。

覺照他人需要  

覺察世界變化

李焯芬表示,優秀員工的特質,就是自覺追求卓越,而優秀的管理者,能夠培養員工具有主動性與自覺性,讓每個人發揮最大潛能;他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法語「自覺自學的經驗,成就了我的行事」,勉勵大家在課程中皆能有啟發。

王紹穎指出,疫情打亂了生活和工作秩序,人人面臨無法預測的未來和職場的不安,學習自覺管理能有效打造團隊績效,並以智慧處理危機。

「每次課程,都是一期一會的難得機遇。」陳劍鍠勉勵學員在每一期的學習中,都能修行辦道、剋期取證,獲得自覺式管理的妙法、探得管理的箇中三昧,即使面對高壓或衝突,也能表現傑出的心理素質,修鍊自身的心力與心智。

「什麼是覺?」妙凡法師指出,「覺」有三種面向:一、自我覺悟;二、覺照他人的需要;三、覺察世界的變化。覺是一種平等心,不僅自己覺悟,也要帶領大家覺悟,並強調「覺」應該奠基在共生、共存、共好的基礎,唯有自覺,才能在變遷流轉的時代中,隨緣不變、從容自處,唯有創造「自覺」的核心品牌,才能在心安理得中穩健前行。

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表示,去年在「人間佛教管理文化」的課程中,學習到如何從佛教管理對應企業管理,從而明白佛門自覺式管理文化,其實正是心的管理,也是一種「正心」的過程,若能把自己的心管理成慈悲柔和、人我如一,才算修滿管理學的學分。

利人即是利己  

實踐三好四給 

廣州科微軟體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祥分享,他是理工出身,凡事重邏輯,也以體制化管理企業,自從聽聞星雲大師所說「無條件對人好」,便決定從「三好四給」做起,公事上若遇到紛歧,也以「三好四給」的理念溝通,在管理上獲得很大的成效,從中體證大師的話:「利益自己即是利益他人。」

最後,陳劍鍠表示,把佛法自覺的觀念,應用在企業組織或自我生命都相當重要,「要先理解,才能運用」,課程不僅結合佛教管理理論,更能從法師的修持中,看到「自覺」心法的實踐;「求學如叩鐘,不扣不鳴」,陳劍鍠學員把握每一次交流的機會,踴躍提問與學習,希望人人開啟智慧、提升自我,才能在一期一會的課程中,以自覺開創人生最大的成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