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科學》雜誌指出,藍藻爆發與全球變暖造成的極端天氣有關。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漢斯‧派爾把藍藻稱作「湖泊裡的蟑螂」,因為它們遍布各處,很難消除,能不停生長,甚至能長到九十公分厚。
藍藻被認為與皮膚病和肝臟病有關,這種藻類常在發展中國家大流行,幾乎全世界的主要水源區都看得到它的蹤跡,包括非洲的維多利亞湖、波羅的海、甚至是美國五大湖也長滿它。
派爾教授說,藍藻暴發是全球性問題,人們早就認識到水中優養化環境會造成藍藻生長。但科學家發現,全球變暖、水溫升高更是藍藻爆發的重要誘因。
三○年代在歐洲南部就發現一些藻類,現在也遍布德國北部。而一種原先在美國佛羅里達發現的藻類,現在則生長在美國東南部,甚至更生長到加拿大北部的蒙大拿,遍及加拿大全國。
藍藻生長極快,使得魚類和其他水生動植物生存空間變很小。藍藻若擠滿水面,可供魚類作為食物的水生植物就會被遮蓋在其下,到最後會因為缺乏陽光而死光,因此魚類通常都對藍藻敬而遠之,多半會因吃不到食物而離開。藍藻死亡後會沉到水底腐爛,到頭來讓水中嚴重缺氧,進一步造成水中生物死亡。
但派爾教授也說,藍藻是地球上最早利用光合作用釋出氧氣的植物,如果沒有這些藻類,我們根本不可能存活在世界上。藍藻若是到頭來威脅了人類,影響魚類的生存,那全是人類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