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被認為大幅限縮言論自由,引發各界反彈。圖╱林伯東
【本報台北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擬推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數中法》),引發各界一片反彈,被認為大幅限縮言論自由。面對反彈聲浪,NCC緊急滅火表示,《數中法》草案僅為初版,先前所蒐集的各項建議,都會審慎評估考量,沒有部分人士所稱「強推」之情事。
過去民進黨一再強調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不少黨籍立委也提出要保障「謠言的言論自由」,因此《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一出,更被認為民進黨在打臉過去的自己,因此在行政院長蘇貞昌則急踩剎車喊停,暫緩舉辦公聽會後,NCC也發出聲明滅火。
NCC表示,《數中法》草案參考歐盟數位服務法等外國立法框架,希望透過數位中介服務提供者的「業者自律」、「公眾他律」及「政府執行法律」的問責機制,保障使用者權益。
影響民主自由
前主委不能接受
NCC表示,草擬之《數中法》僅為該會初步版本,八月會舉辦三場公開說明會蒐集意見,後續將審慎檢視、檢討各項不足之處,關於規範範圍、執行方式及專責團體等,也會進一步討論,歡迎各界提供意見。NCC強調,草案尚未最後審議確定,也未提送行政院、立法院,因此沒有「需要撤回」的問題。
NCC提出的《數中法》引發輿論炸鍋,曾任NCC主委的政大教授彭芸表示,各國都關注假訊息、有害言論,但關注的內容都不同,台灣關心的言論議題應有優先順序,關心的同時也不應該箝制言論自由,若因為這部法案而對台灣的民主自由帶來負面影響,「我自己也不太能接受」。
彭芸說,主管機關必須重視公民社會中的不同聲音,避免政府由上而下的威權主導,此外,如果真的要管理Meta(臉書母公司)或者Google這樣的數位平台,以NCC獨立機關的身分來做經濟或者產業上的管理,真的合適嗎?
與業界無共識
難走出NCC大門
NCC《數中法》引發喧然大波,許多人擔心政府恐將強推這部法案上路;不過,按照草案立法流程,《數中法》不僅不會在今年上路,要送進立法院,恐怕還要一年以上。
台灣制訂一套法案有基本程序,以《數中法》為例,目前只是草案公開階段,須等各界意見徵詢完畢後,回到NCC委員會再做討論,直到NCC委員全部通過之後,這部法案才會走出NCC大門、送到行政院。
消息人士指出,NCC就算收集完意見送到行政院,最快也要兩、三個月,光是到行政院就已經年底了,如果行政院還要跨部會審查,至少也要一段時間,真正要進到立法院,恐怕也得要二○二三年底或者二○二四年初。
以現在《數中法》草案與業界根本沒有共識的前提下,中介法就算要從NCC的大門走出去也很困難。未來,NCC恐怕還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來跟各式數位平台業者、公協會進行協商,而且協商時間恐怕至少要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