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年 馬太鞍溼地木棧道修繕完成 |2022.08.19 語音朗讀 35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木棧道全程以手工方式拆卸修繕,減少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擾動。圖/水保局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花蓮的觀光聖地光復馬太鞍溼地景色秀麗、生態豐富,素有「馬錫山下的珍珠」美譽,貫穿園區的木棧道卻因年久失修,阻礙遊客接觸自然的距離。歷經長達3年的在地溝通、規畫設計及分期修繕營造,終於重現馬太鞍祕境風景,帶領遊客更安全地親近溼地,還能深度體驗阿美族部落「家屋」的傳統建築文化風情。農委會水保局表示,安全友善的木棧道與休憩點,提高馬太鞍生態溼地的可親性,農委會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肯定。光復鄉大全社區發展協會前總幹事朱進郎表示,馬太鞍溼地總面積約12公頃,是當地阿美族馬太鞍部落世代漁耕之地,在族人長年細心維護下,保有近百種的水生植物及動物生態資源,每年吸引各地遊客前來遊憩探索。馬太鞍生態池。圖/取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透過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協助,修繕多處破損的人行木棧道設施,讓遊客漫步園區時不必再擔心腳下危險,可以更盡情眺望馬錫山風景,或近距離觀察溼地內動植物的蓬勃生機,重新規畫後的遊園動線更順暢舒適,也為社區體驗旅遊產業發展帶來新產值。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長林宏鳴表示,馬太鞍溼地為國家級溼地,長達621公尺、平穩好走且全齡友善的園區木棧道,是由工程團隊全程人工拆除搬運,並於狹小腹地空間中重新修繕組裝而成。長年日晒雨淋的靜心亭,則參考當地阿美族傳統文化中的家屋(loma’)格局進行設計,重現其中母屋間(no inaan)及寶庫(loflof)的兩大核心空間,不僅提供走訪溼地的旅客乘涼歇腳空間,也透過優美的線條輪廓中展現阿美族傳統建築文化之美。圖/取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前一篇文章 熱浪襲台灣南部海域 珊瑚白化風險大增 下一篇文章 山東動物園老虎一掌擊碎玻璃 遊客逃散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3【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4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5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6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7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8【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9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10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