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塍棄電子業 當繡才服務神明 王淑芬 |2022.08.18 語音朗讀 19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宗塍為永續宗教、傳統工藝,讓作品更精巧細緻。圖/取自龍國繡莊臉書專頁、網路陳宗塍接下父親的手繡莊事業二十載,縫製八仙彩刺繡費時數月才完成。圖╱記者王淑芬陳宗塍為永續宗教、傳統工藝,讓作品更精巧細緻。圖/取自龍國繡莊臉書專頁、網路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陳宗塍大學念的是電子工程,原本無意接父親的手繡莊事業,但多次遇到神明入夢,或許是命定他要承擔這項為神明服務的事業,一做就是二十多年,他全心投入,從畫底圖、繡底、撐板到鋪棉、刺繡都能獨立完成,即使技藝繁複,神尊卻各個莊儀有神。陳宗塍的父親陳海清,在台南府城拜師學藝,一路從學徒做起,後來到高雄三鳳宮附近經營繡莊,逾一甲子的歲月縫製神明衣、八仙彩及頭旗、涼傘等,「龍國繡莊」是高雄市僅存的傳統宗教用品刺繡業者。技藝從頭學起 傳承精細繡工陳宗塍雖然從小耳濡目染,多少懂一些繡工技藝,不過他心中嚮往的是電子工程,一心往科技產業發展,正當處於事業抉擇的十字路口,神明多次入夢,讓陳宗塍決心放下,繼承衣鉢當起「繡才」,接手服務神明的事業。一切從頭開始的他,從畫刺繡底圖學起,持針繡底、撐板、鋪棉、繡金蒼等繁複的刺繡工序技藝,一點都不能馬虎,正面繡工平整,背面也要條理分明才能上膠定型,尤其神明臉部表情,雙眼要能光采照人。陳宗塍正在繡製八仙彩上的「南極仙翁」,他說,要繡出仙翁額禿頂廣、鬚髮盡白、面容紅潤的長壽神像,繡線及繡工的運用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真工夫及經驗傳承累積,八仙神韻無法顯現,就會失去手工製作的質感。由於用色鮮明、繡工細緻,龍國繡莊在宗教界擁有好聲名,訂單縱貫南北,有時也要跨海到澎湖服務;陳宗塍總是一條「紅絲線」走遍各宮廟神壇,為神明、千歲量身打造新衣及新鞋,尺寸大小得合宜,衣服上的龍飛鳳舞手工更要精巧細緻。每逢神明生日 全家趕工接單他說,特別是神明生日或農曆新年前,都是縫製神明衣的旺季,訂單滿載應接不暇,所幸父母「老師傅」來幫忙,全家趕工才能順利在誕辰日為神明換新妝,「我想,是有神明的加持,才能讓工作順心如願」。一晃眼接手繡莊事業二十年,陳宗塍舉凡八仙彩、神明衣、頭旗或是涼傘、桌裙等都得心應手,也因緣結交了很多宮廟住持、當家,一切讓他更能領受神威浩蕩、神蹟顯赫,時時謹尊神旨,更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不能違逆天尊神意,要秉持一顆恭敬心服務。「我想為傳統工藝的傳承盡心力。」雖是半路出家,陳宗塍談到傳統技藝的傳承,他認為是文化更是使命,工作之餘仍不斷精進構圖與配色,希望讓刺繡成為一種美學展現,讓宗教民俗既是故事也是美學,可以永續流傳。 前一篇文章 桃園仁海宮藝術神豬 護生不殺生 下一篇文章 《365日》進駐高雄二監 教化人心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光明大學好苗子 獲菲國傑出學生獎美國靈祇精舍落成開光 西來寺見證歷史北美洲聯誼會 AI翻譯助跨文化弘法台北道場贈《365日》 消防英雄安心守家園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 作者其他文章保密防跌 強化骨鈣是關鍵駁二花漾市集 迎溫馨5月無價的禮物 器官捐贈 讓生命更美麗龍葵含甜菜鹼 緩解眼球乾澀旗山鯤洲宮石香爐 高市府封為古物狗醫生友善互動 助病友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