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一名七十八歲癲癇的患者,三年多前病情發作跌倒,雙側髖關節疼痛需用助行器輔助,肌肉後來變得萎縮無力只能坐輪椅,他日前癲癇又發作,送醫檢查,醫師發現他的髖關節已經骨折變形,且有嚴重髖關節炎,安排手術治療後,他現在已經擺脫輪椅,重新生活。
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醫師黃贊文說,許多家屬以為長輩年紀大,開刀風險高,希望不要手術。但髖部骨折常常造成行動不便,尤其臥床不活動,肌力萎縮的速度相當快。
一般,臥床七天後肌肉減少可高達百分之三十五。如果長期臥床會引起褥瘡、肺部和泌尿道感染,以及下肢靜脈栓塞等嚴重併發症而危及生命。台灣女性髖部骨折病患在一年內的死亡率為百分之十五,男性更高達百分之二十二。
因此,目前髖部骨折最好的治療方式仍是盡早手術,讓病人盡早下床活動和訓練肌力,以避免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