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長江流域出現旱象。大陸水利部指出,由於長江流域旱情快速發展,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六省(直轄市)耕地受旱面積已達九百六十七萬畝,約八十三萬人供水受到影響。為此,水利部已啟動乾旱防禦四級應急響應。目前長江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四點七至五點七公尺,均為有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部分地區小型水庫蓄水嚴重不足。
水利部十一日發布新聞稿指出,七月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流域大部分地區高溫日超過十五天,中下游地區逾二十五天;部分地區連續無有效降雨天數逾二十天。
「長江航道」微信公眾號指出,受長江流域降雨量偏少和上游來水量銳減影響,進入主汛期後長江水位持續退落,出現了「汛期反枯」的罕見現象。特別是漢口出現一九五四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水位,黃石、九江、蕪湖等地水位均達到歷史同期最低。
水利部表示,目前長江流域大中型灌區水源可得到保障,部分灌區末端區域和「望天田」受旱較重;部分以小型水庫或山泉水、溪流水作為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缺水,群眾供水亦受影響,一些群眾需要拉水送水以保障生活用水。
大陸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周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將維持高溫少雨天氣,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旱情可能持續,長江中下游水位將繼續下降,長江航道「戰枯水、保暢通」形勢將更加嚴竣。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二○二二年提前進入枯水期,刷新歷史紀錄,成為了繼一九五一年有記錄以來,最早進入枯水期的年分。據氣象預測,未來十天江西省仍以高溫少雨天氣為主,旱象難解,潘陽湖的水位或將持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