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校園】高雄漢民國小愛心善行 化身地球戰士

文/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邱雅芳 |2022.08.08
4158觀看次
字級

文/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邱雅芳
圖/漢民國小


 高雄市小港區漢民國小引導學童行三好,落實愛心善行,與食物銀行等單位合作,推動老人關懷服務;並以《人間福報》為素材,發展「地球環保戰士」課程,深植環保意識。

    焦熙昌校長曾榮獲教育部2019年校長領導卓越獎,以「燕飛展翅、漢民揚帆」的精神,帶領學校師生與社區融為一片,學校舞蹈團會定期至養老中心表演,關懷長輩;各年級也都規劃關懷獨居老人課程。

    在「三好教育」的推動下,學生習於互相幫助,也樂於成為教師的小幫手。上了關懷獨居老人課程後,會在歲末年終之際,將存下來的零用錢化為愛與關懷,為獨居老人募集年菜,力行三好。



    推動三好教育,《人間福報》是一大利器,蔡嘉雯老師指出《人間福報》內容多元豐富,有許多生命教育、環保議題的專題報導,是教學最佳的補充教材。她把《福報》的環保、生態等新聞作為課程素材,發展成全校性的閱讀課程「地球環保戰士」,請學生藉由閱讀報紙與繪本、觀賞影片來反思自己有哪些行為傷害環境。四年級學生吳函昱體悟到人類為了便利而過度使用塑膠袋,使得海鳥常被塑膠袋套住而死亡,希望大家能節制。



    老師教導學生利用廢棄光碟片及生活廢棄材料創作藝術品,以美化環境;也引導學生透過角色扮演詮釋生活在環境污染下的感受,還以動物的角度寫一封求救信給人類,拜託人類做好環保,不要再破壞地球。 



    六年級學生許祐瑞閱讀《人間福報》獲益良多,在語文方面,寫作時能運用更豐富的詞藻,也較容易辨讀長篇文章及詩詞涵義;在情緒方面,他把《人間福報》當作自己的心靈雞湯,在心情不好時,用來趕走負面能量、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他說《人間福報》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例如新聞時事、一周國際回顧、國際新聞、綜合體育以及最愛的教育類文章,字字句句都值得細細品嘗。

    六年級學生家長林蕙瑜觀察到女兒自從閱讀《人間福報》後,會特別注意環保、健康、慈善和國際新聞,對社會環境議題的敏感度變得比較高,待人處事更加柔軟,也體會了人間的苦難,只要學校發動慈善捐款或幫助弱勢的活動,她都積極參與。更難得的是孩子因為讀了《福報》,了解茹素就是護生的道理,茹素有益身體健康,因此她們平常都茹素,將愛護地球的理念落實為具體行動。



    家長會長盧韻文總結說道:「學校推動三好教育,的確讓孩子學會用愛看世界、用良善的心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透過讀報課程,孩子不僅培養了閱讀興趣,並跟上時事腳步,課業也有明顯的進步,品德力更是大幅成長,很值得肯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