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兒女二代有成 回山謝師恩

人間社記者張妤玲大樹報導 |2022.08.03
1644觀看次
字級
鳳凰花開畢業季,佛光山大慈育幼院接連迎來好消息,大家開心合影。 圖/大慈育幼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張妤玲大樹報導】鳳凰花開畢業季,佛光山大慈育幼院接連迎來好消息。一九六○年代的大院生蔡保賢、何佩誼、莊介智教養兒女有成,參加二○二二年升學考試皆金榜題名。三名大院生感謝師公星雲大師的栽培、師長的教誨,出了社會成家立業,帶領家眷傳承大慈院訓「尊師重道我應該,不怕辛苦自己來」的精神,教導子女敦品勵學,以感恩惜福的心報答師恩。

蔡保賢的大女兒錄取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工系,二女兒錄取台中女中;何佩誼的女兒考上北一女中;莊介智女兒則錄取成功大學政治系。大慈育幼院導師依來法師與院長蕭碧涼師姑,七月三十日帶領大院生與家眷一行十一人前往大雄寶殿禮佛,並與傳燈會會長慈容法師接心。

大師願心 伴童創造快樂

慈容法師談到星雲大師兒時處於戰亂時代,與父親失聯,更在貧困的環境中成長。因此大師更能以同理心創立大慈育幼院,為孤苦無依的孩子創造平安快樂的童年。多年來隨著佛光山的發展,也開發多元教育方式,因為佛光山不只是一個宗教場所,更是可以讓青年學習、交流的舞台與國際接軌。慈容法師接著頒發獎助學金給三位學子,鼓勵他們參加佛光青年團活動,開發獨立思辨能力及拓展國際視野。

為歡迎大院生回家,育幼院師生將視聽中心布置得很溫馨,並準備回顧影片,讓現場充滿笑聲。「能夠回家真好!」何佩誼表示,幼時因父親早逝,她輾轉寄宿親友家及至十一歲之齡,由姑媽陪同申請入院,後來就讀佛光山普門中學、基隆女子佛學院,徹底改變叛逆個性。現在常聽到親友誇獎女兒乖巧懂事、自動自發,她認為,這都是三好教育潛移默化的結果。

蔡保賢的親友陪同她佛光山,與育幼院家人一起見證她自九歲從印尼亞齊省到台灣的成長點滴,看著師長們數十年為孩子奉獻青春歲月的成果,她不禁熱淚盈眶,表示現在全家同心在南投經營餐飲事業之餘,也會將佛光人的愛與關懷傳遞給偏鄉居民。

王子公主 積極創造人生

依來法師以「師公給王子公主的一封信」讓大家深入師公願心,育幼院就是孩子永遠的家,舉辦這次活動除了表揚二代青年的學業表現,更是凝聚育幼院的家族情感。何佩誼的姑丈廖財源分享,因為孩子的蛻變,廖家全家族數十年來都是大慈育幼院的義工,以「滴水之恩,湧泉以報」護持。

「媽媽以身為大慈育幼院佛光兒女為榮。」何佩誼的女兒表示,常常跟著媽媽回佛光山巡禮,感受到媽媽童年的愛。大院生李道偉也以視訊的方式恭喜同學,他分享當年為院裡節省註冊費,跟張成清互相激勵努力讀書,如願考上公立學校,期許大家要把握現在,積極創造未來人生。

依來法師叮嚀,「眾」的力量很重要,要珍惜佛光山這個大家庭,艱苦一起承擔,成果也能一起分享。實踐大師的慈心悲願,如《華嚴經》:「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願心。大慈育幼院經過慈容法師使命必達完成大師所託、依來法師有情有義貫徹大師叮嚀──給孩子藝術的人生,之後接棒的老師王智鳳直下承擔,更開創大慈育成中心,於今蕭碧涼任勞任怨、全心照料,讓育幼院能夠永續,希望所有的大慈兒女都能像師公信中所說:要感恩、要付出,一起將師公的愛傳承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