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母龜產卵數創新高 海保署籲遊客保持距離勿騷擾

 |2022.07.28
745觀看次
字級
屏東小琉球至7月底發現已有8頭母龜上岸產卵紀錄,且產下15窩卵,創歷年新高;各沙灘最近日夜都有稚龜孵出,海保署請遊客留意腳步。圖/海保署提供

【本報屏東訊】綠蠵龜是我國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主要產卵地有澎湖、蘭嶼、小琉球及南沙群島太平島;海洋保育署指出,今年委託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團隊進行小琉球海龜生殖調查,至7月底發現已有8頭母龜上岸產卵紀錄,且產下15窩卵,創歷年新高,最近小琉球遊客量暴增,提醒民眾海域遊憩時多留意,勿騷擾或傷害母龜產卵、稚龜孵化,以免觸法。

海保署表示,琉球嶼島上有中澳、魚埕尾、龍蝦洞、蛤板灣、杉福生態廊道、肚仔坪及美人洞等7處沙灘,歷年海龜上岸產卵沙灘多在肚仔坪和蛤板灣,海生館研究團隊發現至7月底的母龜上岸產卵紀錄,已創歷年新高,並有新母龜加入,今年中澳沙灘是母龜較青睞的沙灘,已有8窩卵窩,顯示琉球嶼已是台灣綠蠵龜重要產卵棲地。

海保署說,每年5至10月是綠蠵龜產卵季節,又以7、8月是高峰,為避免遊客干擾或傷害海龜,讓稚龜順利回到大海,海生館研究團隊都在卵窩周圍沙灘架設「請勿觸摸、避免踩踏」警示牌;再次呼籲遊客盡量減少夜間於沙灘活動,避免使用強燈照射,也提醒當地業者在黃昏後,將沙灘上的立槳板、獨木舟等物品移開,創造開闊沙灘供海龜尋找適合產卵地。一起創造友善海龜環境,維繫海龜族群的永續。

海保署提醒,近期各沙灘日夜都有稚龜孵出,請遊客留意腳步,若有攜帶寵物上沙灘,應繫上寵物繩,避免攻擊稚龜或產卵母龜;看到母龜或稚龜,請保持距離、勿觸摸及騷擾等,海龜為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不得任意騷擾、獵捕、宰殺或為其他利用,違者恐將面臨對應刑責,若發現疑似違法行為,也請協助完整蒐證,向所在地海洋保育主管機關檢舉,或通報118專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