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 15-9 )布農族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2.07.01 語音朗讀 16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央山脈的二葉松 二葉松的樹幹會分泌油脂,是部落用來生火的最佳材料。中央山脈是孕育布農族的搖籃,布農族聚居在中央山脈兩側,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族人使用二葉松材生火,但他們只會砍下樹的餘枝,如此能保持二葉松繼續生長,不致於讓樹整個壞死,族人十分珍惜山林資源,有進步的環保觀念。 (今日版面皆為1910年代台灣情境。)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 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 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 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 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 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壯丁眾多的貴族家庭 石板屋是貴族的住屋,一群族人聚集在石板屋前,顯示這個貴族家族人員眾多,而且有許多壯丁,代表著作戰和狩獵的強大能力,也是生產力的象徵。這些都是貴族家族力量的基本條件。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山坡上的石板屋 錯落於山脈間的石板屋,彼此存在相當大的空地,顯示石板屋的主人擁有較大的活動空間;住屋建在山坡上,也帶有防禦的功能。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家族合影 圖為一個家族的合影,右側兩位婦女身穿純漢人婦女的服飾。布農族世居中央山脈兩側,屬於高山民族,主要以狩獵為生,擅於皮革製作工藝,用獸皮做成衣物和各種裝飾。18世紀,布農族曾進行大遷徙,此後族人散居南投、台東、花蓮等地。 服飾方面,布農族男子以白色為底,搭配長袖外敞衣,再搭配胸衣和遮陰布;女子則偏向漢人風格的式樣,以藍黑色系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右邊兩位女子穿著純漢人婦女的服飾,而且材質和色彩裝飾頗為高級,並非是農村漢族婦女的常服。此照片反映,布農族與漢人有著相當密切的商業往來,包括高級衣物的交易。這裡也呈現民族文化融合的鮮明痕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遷徙途中 圖為群聚於河岸邊休憩的布農族男女。布農族人一向居住於高海拔地區,不利於官方管理。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1931年宣示透過集團移住改善原住民的生活,實際上是為了達成統治上的方便。 集團的遷徙經過重重挑戰,大量族人因新環境的適應不良而感染瘧疾,遷徙後的社會文化也遭到了改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低矮的石板屋 一名母親帶著孩子們坐在石板屋的屋頂上,下方為倚靠石板的少年與孩童,低矮的石板屋幾乎與少年的身高相同。為防止夏季大雨沖擊,石板為布農族建築的絕佳的建材。 布農族的石板屋窗戶少,建築低矮封閉,可防止野獸與敵人,平時屋頂上的空間可供族人們休憩談天之用。照片中的布農族石板屋與排灣族相似,屋簷下也掛著獵首後取得的頭骨。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生火小憩 一群布農族人在打獵和採集途中,於空地生起火堆稍做休息;火堆煙霧瀰漫,族人彼此嬉笑交談。布農族的狩獵文化非常興盛,是族內每一個男子都要學會的技能,且布農族獵人在早期上山狩獵時,會為了夜宿、休息而搭建簡易的獵寮,而日本人則稱呼此文化為露營。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山坡上的石板屋 錯落於山脈間的石板屋,彼此存在相當大的空地,顯示石板屋的主人擁有較大的活動空間;住屋建在山坡上,也帶有防禦的功能。低矮的石板屋一名母親帶著孩子們坐在石板屋的屋頂上,下方為倚靠石板的少年與孩童,低矮的石板屋幾乎與少年的身高相同。為防止夏季大雨沖擊,石板為布農族建築的絕佳的建材。布農族的石板屋窗戶少,建築低矮封閉,可防止野獸與敵人,平時屋頂上的空間可供族人們休憩談天之用。照片中的布農族石板屋與排灣族相似,屋簷下也掛著獵首後取得的頭骨。遷徙途中圖為群聚於河岸邊休憩的布農族男女。布農族人一向居住於高海拔地區,不利於官方管理。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1931年宣示透過集團移住改善原住民的生活,實際上是為了達成統治上的方便。集團的遷徙經過重重挑戰,大量族人因新環境的適應不良而感染瘧疾,遷徙後的社會文化也遭到了改變。家族合影圖為一個家族的合影,右側兩位婦女身穿純漢人婦女的服飾。布農族世居中央山脈兩側,屬於高山民族,主要以狩獵為生,擅於皮革製作工藝,用獸皮做成衣物和各種裝飾。18世紀,布農族曾進行大遷徙,此後族人散居南投、台東、花蓮等地。服飾方面,布農族男子以白色為底,搭配長袖外敞衣,再搭配胸衣和遮陰布;女子則偏向漢人風格的式樣,以藍黑色系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右邊兩位女子穿著純漢人婦女的服飾,而且材質和色彩裝飾頗為高級,並非是農村漢族婦女的常服。此照片反映,布農族與漢人有著相當密切的商業往來,包括高級衣物的交易。這裡也呈現民族文化融合的鮮明痕跡。壯丁眾多的貴族家庭石板屋是貴族的住屋,一群族人聚集在石板屋前,顯示這個貴族家族人員眾多,而且有許多壯丁,代表著作戰和狩獵的強大能力,也是生產力的象徵。這些都是貴族家族力量的基本條件。 生火小憩一群布農族人在打獵和採集途中,於空地生起火堆稍做休息;火堆煙霧瀰漫,族人彼此嬉笑交談。布農族的狩獵文化非常興盛,是族內每一個男子都要學會的技能,且布農族獵人在早期上山狩獵時,會為了夜宿、休息而搭建簡易的獵寮,而日本人則稱呼此文化為露營。中央山脈的二葉松 二葉松的樹幹會分泌油脂,是部落用來生火的最佳材料。中央山脈是孕育布農族的搖籃,布農族聚居在中央山脈兩側,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族人使用二葉松材生火,但他們只會砍下樹的餘枝,如此能保持二葉松繼續生長,不致於讓樹整個壞死,族人十分珍惜山林資源,有進步的環保觀念。(今日版面皆為1910年代台灣情境。)█《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shu4364@ms62.hinet.net(02)2368-4364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遇見敦煌──佛光緣美術館典藏何山作品展】藻井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7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8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09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10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優游藝林】浮在水面的佐川美術館 【歷史現場】從戍衛海疆到軍艦博物館 德陽艦的奇幻轉型【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體質調查(上)【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守著自己的寶藏【大江南北】北寧公園夏日賞荷 【民俗資產】走讀屋脊上的守護獸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