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如何讓體溫恆定? 文/李曼韻 .圖/白佩穎 |2022.06.27 語音朗讀 374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白佩穎圖/白佩穎圖/白佩穎 文/李曼韻 你有沒有想過,一鍋熱湯放在桌上,隔段時間後就涼了,一根冰棒離開冰庫很快就融化了。但寒流一來,氣溫驟降到攝氏10度,我們的體溫,卻還是攝氏36度,我們是如何讓體溫恆定的?「因為我們是恆溫動物啊!」可能有人會這樣回答。沒錯,這是標準答案,所有生物之中,唯有鳥類和哺乳類演化成為內溫動物,又稱恆溫動物。反射動作 控管體溫但是,如果我繼續追問:「內溫動物是如何維持體溫恆定?」這就難了。因為恆定的過程,包含許多生理機制運作現象,因為都發生在身體內部無法觀察,所以顯得抽象許多。如果將人體的體溫調節形容為屋子的空調系統,當氣溫升至攝氏35度,而我們將室溫設定為攝氏 28度,這時空調系統一定會偵測到溫度太高,而啟動機器運作,將溫度調降下來。同理,我們體內也有「溫度偵測器」,那就是皮膚中的溫覺、冷覺受器,感覺神經元會將訊息傳向中樞。請回想一下,控制體溫中樞不在大腦,因為大腦是意識中樞,我們無法隨意管控體溫,所以體溫的控制也是反射動作喔。系統協調 體溫恆定 如果是天氣炎熱時或運動後,接受溫覺的受器會將訊息傳向中樞,中樞會發出訊息啟動散熱機制,體內的散熱機制就是:皮膚表層的血管擴張,流入體表的血液量增加,流速也較快,如此便可促進體熱發散,這就像馬路拓寬、車流量得以增加,需要運送的物資或垃圾都能提高輸送速率。加上皮膚內有汗腺,此時汗量也會增加,汗液蒸發是需要能量的,體熱提供了蒸發所需要的能量,當然也就將體表溫度降低而達到了散熱的目的。此外,炎熱也會造成食慾減退,活動遲緩,如此可以減少體熱的產生。如果是天氣寒冷,反應則是相反的。皮下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排汗量減少,體熱的散失隨之減少。此外,還會增加食慾,養分消化吸收後的分解可以產生許多能量。由人體體溫的恆定可以了解此過程,涉及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等,因此,我們可進一步理解:恆定性的維持與運作經常要數個系統相互協調,才能達到平衡的目的。「內容及圖照節錄自《生物課好好玩3:輕鬆攻略108課綱的10堂生物素養課!80個必修關鍵字×最強的生物觀念課表》,小麥田出版授權使用 前一篇文章 悠遊卡原理 神奇電磁感應溝通 下一篇文章 怦!怦!聽見心跳了?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2025.09.2702基隆潮藝術 18公尺光獸現身2025.09.2803依舊青山入眼來2025.09.2804新馬寺校園佛學會考 6校逾4千學生參與2025.09.2905佛光人愛心接力 挺進泥濘第一線2025.09.2806南韓氣候正義示威 臥地抗議2025.09.2807水災後無形殺手 類鼻疽2025.09.2908莊佳穎採紅菱 獲《國家地理》雜誌台灣攝影佳作2025.09.2909台灣最美風景 鏟子超人湧入光復送暖2025.09.2710【考考你的智力】2025.09.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學習障礙怎麼鑑定?認識失寫症雪裡紅也是醃製菜蘿蔔乾大腦基本運算單元壓力會破壞大腦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