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11002的勇鷹高教機,昨日首拋500磅水泥彈,成功命中目標。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中山科學研究院表示,耗資5億4000萬元經費興建、位於屏東鵬園院區的「推進劑研製廠新建拌、鑄藥廠房」昨日正式啟用,除可滿足國造量產飛彈需求外,更可提升推進劑研製的質量,替未來各式火箭推進劑奠定長遠穩固的基礎。
中科院表示,這條「拌鑄藥產線廠房」產線歷經了3年時間,投入5億4000萬元經費,籌建「鑄藥廠房工程、300加侖拌藥機、50加侖拌藥機以及大型鑄藥槽」等設備。
中科院表示,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忠誠昨日率相關一級主管,前往屏東主持「拌鑄藥產線啟用典禮」。張忠誠表示,世界各國都將大型拌藥機視為戰略物資,管制禁止輸出,中科院此次負責300加侖拌藥機全部設計,並結合國內30餘家各領域專業廠商,逐步掌握拌藥機關鍵的行星齒輪模組與拌刀熱鍛造技術,達成100%國內自製目標。
首拋500磅水泥彈
勇鷹機命中目標
此外,國造勇鷹高級教練機首度實施武器彈藥掛載與投放測試,教練機23日在台中掛載模擬空對空飛彈及空對面的訓練彈升空,進行航線試航,昨天進行投彈測試。
知情人士指出,高教機掛載500磅水泥彈進行拋投,共投2中2,皆命中目標,後續幾天將再進行測試,了解勇鷹高級教練機掛載相關設備彈藥後對於飛機穩定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