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一旦通過 新教科書民國100年上路 家長聯盟反對台羅拼音 課綱小組:有助母語扎根
【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昨天推出新政策,除「閩南語」將正名為「台灣閩南語」,也將在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閩南語課綱研修草案中,統一閩南語教學拼音法,獨尊「台羅拼音法」。課綱委員會一旦通過草案內容,將由教育部長公告後實施,教科書出版商要根據課綱內容編寫教科書,最快於民國一百年採用。
九年一貫課程閩南語課綱研修草案中,將大幅提升中小學生的閩南語寫作能力,甚至融入資訊教學,小三學生能運用羅馬拼音寫email、小五能用台灣閩南語上msn或即時通、國中生更要會用台灣閩南語寫部落格。
對於閩南語改為「台灣閩南語」,課綱審議委員之一、全國家長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覺得這樣改「怪怪的」,因為不同國家上英語課,也不要去強調是「法國英語」、「德國英語」或「西班牙英語」。
根據研修小組意見,閩南語改稱「台灣閩南語」,是因台灣人說的閩南語,和中國福建的閩南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說的閩南語不盡相同。
事實上,在教育部網站的電子報,閩南語早已正名為「台灣閩南語」,每期電子報開闢「台灣閩南語我嘛會」專欄,以台灣閩南語漢字及台羅拼音教學。
據課綱委員轉述,台灣閩南語課綱研修小組召集人李勤岸認為,小學生學台羅拼音,不會造成學習負擔,且對母語扎根有很大幫助。
反對小學生學台羅拼音的課綱委員、新竹師範大學校長曾憲政說,教育部規定小三才學習英語,且小學生學英語只注重聽與說的能力,不教音標,他不贊成小學階段就學台羅拼音,不然會造成學習負擔。
曾憲政說,新版課綱要加強閩南語讀寫能力,是很大的改變。他認為閩南語寫作能力,只在創作閩南語歌曲,詩歌或台灣文學創作時,才派得上用場,等到高中或大學時,讓有興趣的人去學就可以。
全國家長聯盟也堅決反對讓小學生學台羅拼音,增加學習負擔。理事長謝國清說,鄉土語言教學要有一致性,客家語和原住民語並未要求教拼音,台灣閩南語也不應該教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