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外銷受阻、內銷價土 農民很苦

 |2022.06.13
1060觀看次
字級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中國大陸去年3月以介殼蟲為由,頒布台灣鳳梨禁銷令,當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宣布投入10億元救市,如今石斑魚遭禁,陳吉仲說「鳳梨都可克服了,石斑魚更沒問題。」但真是如此嗎?鳳梨農直言,政府根本無力拓展多元市場,只是靠補助運費等方式充面子,今年鳳梨內銷價格「土土土」,更直言只要外銷不行,「作農ㄟ攏會害」。

「俗啦!」在高雄種了20多年鳳梨的蔡姓老農談起今年的鳳梨價格脫口而出,去年鳳梨禁令生效前,他種的2萬欉鳳梨已採收,不受影響,今年收成就明顯感覺到價格落差。他說,前年他種的金鑽鳳梨,給中盤商1台斤還可以到17、8元,今年就少了5、6元,只剩10元出頭。

他說,過去台灣10支鳳梨有8支是去大陸,一台斤可到20元,但現在銷到日本也僅15元,因為日本根本消化不了那麼多的量。

高雄鳳梨伯林益表示,鳳梨出口大陸受阻,讓農民「足吃力」,農民努力把鳳梨的質跟量顧好,但內銷「土土土」,外銷不如預期,農民很苦。

86歲林益說,更慘是,農民標台糖土地種植,簽約種的是鳳梨就是鳳梨,不能輪作,不能種別的作物,政府若真心要幫農民解決問題,當務之急是解決外銷通路,不然只能減種,否則農民「栽愈多、虧愈多」。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視察屏東縣龍潭果菜生產合作社建置的外銷鳳梨冷鏈示範場,自豪面對大陸打壓,台灣鳳梨農「愈打壓愈勇」。台東縣農會理事長楊招信質疑「農委會畫大餅」,從去年農委會承諾救鳳梨釋迦來看,「承諾多數沒兌現」,答應匡列10億基金,除加工冷鏈補助,農民真正領補助僅1.4億,還是交保險費理賠來的。

楊招信說,台東鳳梨釋迦約16000公噸,陳吉仲承諾農民要開發海外市場,農委會沒做到,也看不到政府擘畫的新市場在哪。

「請中央放手讓地方去談。」台東鳳梨釋迦農民吳村田說,政府上年度鳳梨釋迦政策,對多數釋迦農而言是「沒救到」,建議中央授權地方和對岸談,不成功就是大陸政治問題,跟中央沒關係,若談成功,農民銷售就沒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