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財政部統計處昨公布5月的進出口數字,出口420.8億美元、年增率12.5%,連續23個月正成長。
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受中國大陸防疫封控措施干擾部分出貨動能,5月出口只比4月成長1.5%,落在預估值下緣,但很多廠商表示,大陸的需求未消失,復工後可望產生遞延效應,加上歐美可望因應開學季提前拉貨,6月出口將有支撐。她說,業界以往有「5窮6絕」說法,但今年可能出現「6趕7追」。
蔡美娜說,預期6月出口規模介於407億至421億美元之間,年增率11%~15%,今年上半年出口增幅為19%;今年下半年因基期墊高,預估年增率約為11%。
在主要出口貨品中,蔡美娜指出,5月礦產品出口值創單月新高,成長1.2倍,主因是油品需求上揚及價格強勢,電子零組件、運輸工具則因積體電路、汽車與腳踏車零附件出口續呈暢旺。累計1至5月出口,除光學器材年減19.5%以外,其餘貨品皆為正成長。
另5月農工原料進口286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較上年同月增67.1億美元。消費品進口47億美元也創歷年單月新高,其中藥粧用品增8.2億美元、成長1.3倍,主要是進口快篩試劑、疫苗等防疫商品。
展望未來,蔡美娜說,隨大陸逐步解除封鎖及恢復正常生產、各國陸續鬆綁邊境措施,今年全球經濟可望維持成長態勢,且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等運用帶動晶片需求強勁,國內半導體廠商延續產能擴充,加上即將進入傳統營運旺季,皆有利維繫我國下半年出口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