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民宿事件 壓榨一無所有的人

記者曹銘宗 |2008.03.30
2774觀看次
字級

在地生根、永續經營、回饋社會……這些冠冕堂皇的廣告詞背後,竟隱藏這喪盡天良的勾當,震驚社會!


遊民被騙,被利用做人頭報稅,當人頭開戶貸款,設帳號行騙,甚至被帶去移植器官冒領健保付,時有所聞,但囚禁遊民、與遊民辦理假結婚、再加殺害以詐領巨額保險金,實在驚悚社會,駭人聽聞。

「老董的家」是台北縣淡水鎮頗有知名度的民宿,在網頁(案發後已移除)上標明「合法經營」,強調「在地生根、永續經營、回饋社會」,並佯稱「將每個月的訂房百分之二收入,作為公益之用,將捐贈給育幼院,作為育幼兒童基金」。但是,隱藏在冠冕堂皇的廣告詞背後,幹的卻是喪盡天良的勾當。

根據警方調查,38歲的李憲璋與30歲的女友連上瑩,前年起在淡水經營「老董的家」、「小董的家」兩家民宿,一方面經營民宿,一方面夥同楊明璋(34歲)、宋進財(53歲)等人組成一個專門利用遊民詐財的集團。

有了信用卡,還結了婚,

墜落黃山懸崖下,引起懷疑。


去年,這個集團物色到遊民梁乾昌(46歲)後,誘騙他到「老董的家」上班,幫他申辦信用卡。11月20日,暗中辦理連上瑩與梁乾昌的假結婚手績,結婚證書上的證婚人是李憲璋,介紹人是宋進財。

去年12月15日,連上瑩與梁乾昌辦理假結婚不到一個月,楊明璋、宋進財兩人就帶著梁乾昌前往中國大陸黃山旅遊。在登機前,以梁乾昌的信用卡向機場的三家保險公司刷卡購買六千兩百萬元的意外險。

隔天,梁乾昌與楊明璋、宋進財在黃山始信峰觀賞風景時,梁乾昌就發生了「意外墜落懸崖死亡」的事件。

此時,人在台灣、名義上是梁乾昌妻子的連上瑩,並沒有立刻趕往黃山處理梁乾昌的後事,反而馬上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還找來一位媒體記者向保險公司施壓,要求趕快給付保險金。但保險公司察覺內情並不單純,懷疑可能涉及謀財害命詐領保險金,就向警方報案。

警方隨即展開偵辦,並找到梁乾昌的父親詢問,此時梁乾昌的父親才知道他的兒子已經結婚,以及前往黃山旅遊墜落懸崖死亡的事。但梁乾昌的父親父指出,梁乾昌是一個遊民,常回家要錢花用,不大可能有女人願意嫁給他,他更不可能有財力去申辦信用卡。警方繼續偵辦,終於查出李憲璋等人的犯罪集團及犯案手法。

頂樓小房間,

4男1女5遊民被關了兩年。


警方搜索「老董的家」、「小董的家」兩家民宿,除了拘提李憲璋等四名嫌犯,帶幾名員工回警局偵訊外,並從頂樓的小房間內救出四男一女五名遊民。這些遊民被關在四坪大的房間裡,全身骯髒,營養不良,骨瘦如柴,其中有人說已被關兩年。目前,李憲璋等四名嫌犯雖然都否認謀害梁乾昌詐領保險金,但四人都未通過測謊,對相關疑點也交代不清,主嫌李憲璋前妻董小榕再婚,對象施明徹也是遊民,他也曾被囚禁在「老董的家」,婚後幾個月就死亡,檢方認為有深入追查必要,下令收押。全案已查出三人死亡二人失蹤,案情有擴大之勢。

根據警方調查,李憲璋等人犯案步驟有三:

第一、以「老董的家」、「小董的家」兩家民宿作為掩護,提供吃住又有薪水,誘騙遊民前往上班,作為詐欺人頭戶。

第二、以不實的薪資轉帳,假造遊民工作和收入紀錄,再請他們記下工作職稱、地點,幫他們穿上西裝,打扮光鮮,帶往銀行申辦信用卡,以及汽車、房屋、土地等貸款。

第三、等遊民的信用卡刷爆,各種貸款全部領到後,就予以殺害詐領保險金,梁乾昌就是典型案例。

警方並發現,有一位被囚禁的遊民投保了三百七十萬元壽險,但可能因為不接受前往中國大陸結婚的安排,才能活到今天。

警方還從查扣的各種人頭證件及資料中,查出另有多名遊民不知去向,其中施姓及陳姓兩位遊民先後於去年8月及12月死亡,施姓遊民曾投保一百三十五萬元壽險並已獲理賠,陳姓遊民則背負五千萬元的土地、房屋貸款等債務。

施姓遊民的案子,又扯出案外案。施姓遊民在前年底曾與董小榕(45歲)結婚,並在去年八月因病死亡,而警方查出董小榕竟是李憲璋的前妻。董小榕是否也涉嫌詐領施姓遊民的壽險,警方還在偵辦中。

遊民本是社會最弱勢的一群,利用遊民來謀財甚至害命,真是天理不容。希望梁乾昌不幸的命運,可以提醒大家對遊民多付出關懷。

在台灣,遊民常在出事後才被媒體報導,所以大都是負面的新聞,也讓很多人對遊民產生「無所事事」、「好吃懶做」甚至「社會敗類」等刻板印象。

立即、溫暖的支持,

幫助他們離開流浪生活。


遊民在日本叫「野宿者」,在美國叫「無家可歸的人」(Homeless),台灣則從流浪漢叫到遊民、街友。遊民之中雖然有很多是殘障、精神疾病、遭家庭遺棄的人,但也有很多是因生活受挫而暫時流落街頭的人,如果給予他們立即、溫暖的支持,再提供他們正確、完善的訊息,或許就可以慢慢幫助他們離開流浪生活。事實上,有些遊民是有想法、有才華的,美國紐約曾有一位遊民在報紙寫專欄,後來還集結出書。

社會快速轉型遊民愈來愈多。

遊民的產生,也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房屋政策、就業市場等有關,台灣社會正處於快速轉型與變遷中,預料遊民會愈來愈多。根據調查,台灣的遊民以中高年齡、小學畢業居多,但未來將出現年紀變輕、教育程度提高的趨勢。

因此,與遊民相關的政府單位及民間公益組織,應該提出更好的政策及作法,以避免遊民受到傷害,並帶給遊民有希望的明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