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估4縣市還會疫情升溫 沒做好2件事死亡將倍增 |2022.06.01 語音朗讀 7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指出,目前看到至少8個縣市確診率已逾6%,可能開始往下走,但台中市、高雄市、台東縣、彰化縣仍小於6%,需觀察是否續升。圖/黃仲裕 【本報台北訊】新冠本土疫情肆虐,5月31日已破200萬人確診。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指出,目前看到至少8個縣市確診率已逾6%,可能開始往下走,但台中市、高雄市、台東縣、彰化縣仍小於6%,需觀察是否續升。此外,5月最後一周重症死亡數陡升,從每天不到100人跳升到每日增近150人,致死率攀升中,受醫療緊縮導致的超額死亡影響最大。陳秀熙根據紐西蘭經驗推估,致死率還需2、3周才會往下降。要避免直接與間接的重症死亡,必須靠「精準使用抗病毒口服藥」、「改善醫療量能緊縮」,如果這兩件事沒做好,7月上旬每日死亡人數會逼近200人。陳秀熙指出,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在高峰累積通報率達6.8至10.1%,新竹縣、新竹市、宜蘭縣、花蓮縣之高峰累積通報率也已超過6%,這8個縣市流行波有下降趨勢。圖/取自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至於台中市、高雄市、台東縣、彰化縣,目前累積通報率仍低於6%,還在高峰期,未來是否持續上升?仍值得關注,結果可能因各地感染率、疫苗施打率、無症狀及輕症偵測量、快篩使用情況、人流移動、公衛防疫措施落實度而有不同。陳秀熙表示,台灣平均感染率已接近7%,脆弱族群包含65歲以上長者及小於12歲兒童,感染率則分別已經接近5%及9%。自4月23日起累計,每10萬75歲以上長者有498人中症,每10萬75歲以上長者有154人重症,與其他年齡層差距非常大。陳秀熙分析,台灣每千人重症數,結果顯示,重症數在5月最後一周快速上升,之前每千人僅0.5人重症,5月底卻跳升到每千人逾1.5人重症,暴增3倍。陳秀熙指出,主要原因包括近期「醫療量能緊縮」造成間接重症死亡,受「超額死亡」影響最大,預估要等流行高峰過2、3周,才有可能看到中重症個案數下降。圖/台中榮總提供根據研究團隊成員、公衛學者林庭瑀的分析,陳秀熙指出,死亡原因可分為直接與間接兩類。 直接重症死亡是因感染新冠而導致的死亡,間接重症死亡是因醫療量能緊縮導致的死亡。若不能「精準使用抗病毒口服藥」、未改善「醫療照護緊縮問題」,重症及死亡個案數會持續上升。若精準使用抗病毒口服藥的落實度達到9成、醫療量能緊縮問題改善程度達到7成,同時減少投注於輕症、無症狀、低病毒量(Ct值大於30)個案的醫療及行政量能,即可望有效避免直接與重症死亡,再次壓平曲線,讓6、7月的重症死亡人數維持在每天50人以下。陳秀熙說,必須盡力避免低病毒量個案占用醫療量能,而導致中重症高危險群的間接死亡上升。建議回歸「基層流感社區監測」,學習日本只做「症狀監測」,鼓勵民眾以即時快篩作為「自我監測」,讓基層醫療體系分擔中重症救治院所的壓力。 前一篇文章 遊南韓台人可自由入境 需打2劑「不含高端」 下一篇文章 國中會考補考6月15放榜 入學作業日程順延 熱門新聞 01獨處不孤獨 佛教、天主教攜手找解方2025.08.2702新營講堂關懷長者 捐贈吉祥米2025.08.2803洛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軍人家庭2025.08.2704南非杜省公會參訪南華寺 認識中國茶文化2025.08.280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22025.08.2706【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螳螂校長和他的動物學伴軍團2025.08.2807寄生上流布穀鳥2025.08.2808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法水寺首辦2025.08.2809AI取締未繫安全帶 10個月5060件2025.08.2710全台失智症破35萬人 運動控制三高降風險2025.08.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鯤號、小神盾 建造計畫延宕白上街頭走讀 訴求司改爆推擠美參院軍委會主席訪台 拜會賴總統賴喊黨團改選 柯總召不保對等關稅不明朗 車市買氣急凍機器狗出任務 巡檢北市窄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