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壺會生鏽 林松本捏出仿真壺 |2022.05.31 語音朗讀 119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牽手情〉以佛手柑為靈感,像手指的果瓣做成握把,倒茶時就像跟佛在「牽手」,展現對神明的尊敬。 圖/陶博館提供 五行壺系列以土為元素,壺身刻以木的紋路,透過火的淬煉,表面飾以仿金屬附件的質感,最後注入茶水時,讓木、火、土、金、水五行運轉。 圖/陶博館提供 壺身的造型為樹木,加上松鼠上蓋,林松本取其名為〈輕鬆數財〉。 圖/李定宇 【本報新北訊】台灣人喜愛泡茶,有些人更講究茶壺;陶藝師林松本堅持以台灣陶土製作茶壺,仿生系列逼真的一度讓買家以為會生鏽,他期待有朝一日,用台灣陶土製作的手工捏壺,能成為享譽國際的台灣壺代表作。五十四歲林松本在鶯歌茶具工廠長大,從小就跟著家人做陶,不論注漿、拉坏成形或釉藥的運用等,各種陶瓷技法都難不倒他,成長環境也造就與生俱來陶土敏銳度,就算當兵後曾當過鐵工、做過餐廳,最終還是回歸最熟悉的製陶產業,並鑽進手工捏陶的精細技藝。林松本於一九九七年師承潘俊任學習手捏壺,開啟手捏的創作之路,他以自然萬物為題材,利用不同特性的台灣土來進行調配,出神入化的仿真技法,讓作品的形象栩栩如生,他手捏的茶壺不只有多變的外形,又兼具實用性,讓藝術貼近生活。果瓣做成握把 倒茶像握手他的手工茶壺以仿生系列為主,樹木、竹子、鑄鐵等,都是素材,更堅持手捏壺不上釉,所有色彩皆以化妝土表現,在中國大陸展出時,有買家擔心仿鐵的壺嘴會生鏽,逼真程度可見一斑。林松本製作自然植物系列的器皿,呈現樹段、竹子與瓜果等各式造型,代表不同意境與寓意,例如佛手柑形狀的作品〈牽手情〉,以貌似手指的果瓣做成茶壺握把,倒茶時就像跟佛「牽手」,不只展現對神明的尊敬,也表達出親情、愛情、友情。每壺捏3千下 讓茶水更滑順手工壺不上釉,其實與使用台灣陶土息息相關;他選用苗栗山區陶土,每壺經過至少三千下捏塑,增加緊密度,而不上釉的茶壺,可提供良好保溫性及透氣性,未被釉料覆蓋的陶土更富含毛細孔,可吸收雜質、釋放的礦物質也能軟化水質,讓茶液入口更滑順。秉持「放棄是一句話,堅持是一輩子」的信念,儘管林松本平均五天才能產出一個手工茶壺,背後是花了二十五年掌握陶土溼度及製作力道;他一九九七年才開始學手捏成型技法,二○一二年就在大陸合肥國際文博會獲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牌,二○一四年在鶯歌陶瓷博物館開辦首次個人展覽「寒窯經典」,二○一七年以五行作品獲得桃園市的桃源美展工藝類第一名。林松本除了專精仿生系列作品,也創作現代市場需求的茶壺,例如他有一個鑲有神桌下虎爺形狀的茶壺蓋,下方壺身以荷葉狀製成,因應虎年取名為〈金讚蓋好野(虎爺)〉,兼顧藝術生活化理念、傳達給予祝福的意涵。 前一篇文章 皇馬險勝利物浦 14度稱霸歐冠杯 下一篇文章 回顧楊德昌 北美館明年辦展 熱門新聞 01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2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5【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6【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7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8【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42025.05.09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睽違7年 唐獎得主珍古德6月8日來台開講綠島人權藝術季 回應島嶼創傷阿布達比 沉浸藝術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 故宮免費參觀彰美館洪易特展 感受創意宇宙威尼斯建築展 台灣秀科技島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