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農工學生捏製出維妙維肖的動物造型作品,令人眼睛一亮。
圖/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為讓工藝內涵代代相傳,國立北門農工日前邀請剪黏泥塑保存者王武雄,前進校園開設「剪黏泥塑課程」,引導學生認識技法工序與動手實作,大家除認識剪黏泥塑特色,更捏製出維妙維肖的動物造型等作品。
曾參與城隍廟、大天后宮等府城廟宇修復的王武雄,長年來致力於傳承宗教工藝,多次開課進行剪黏與泥塑的推廣教學。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與北門農工推動「無形文資校園扎根」計畫,邀請他為土木科學生上課、進行六周共十八小時傳藝課程,包含專題講座、宮廟參訪及實作教學等。
王武雄從傳統工藝的工種、製作工序等面向切入,再搭配作品進行解說,引領學生從傳統技藝技法基礎出發,創作出生動作品意象,有人以家中寵物、喜愛的動畫角色為主題,為傳統工藝注入新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