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英文版《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一書,登上美國著名書評《Foreword》雜誌版面。圖/人間社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著作英文版《我不是「呷教」的和尚》,近日登上美國著名書評《Foreword》雜誌版面,帶動英文母語者認識人間佛教,書評皮特(Joseph S. Pete)撰文:「這本書是一部分享千古不朽的智慧,也是佛教深思熟慮、有見地的精神領袖的回憶錄。」全文經由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轉譯為中文。
書評皮特把《我》一書喻為「人間佛教指南」,完整敘述了這個信仰的精神,並說明大師一生只為做好一位「人間佛教」弘法者。這本散文集是緣自《星雲大師全集》,記載大師對佛教的體證及弘法經歷,生於戰亂貧困的時代下,曾目睹野狗吃屍體,以及日本士兵將他的祖母推入運河的敘述和影響。
人間佛教指南
記載大師弘法經歷
星雲大師在書中反省了自我,如他小時候對外祖母的老式信仰不屑一顧而責備自己:「幾年後,當了解到佛教的『戒律道德和慈悲』後,震驚地意識到『我的』無知和殘忍」。皮特對此指出,如今星雲大師被尊稱為人間佛教領袖,爾後也建立台灣最大的佛教組織之一;大師在世界各地弘法度化無數人,發願「將我有限的生命,轉變為相當於三百年的生命」。
字句傳達教義
散發佛法啟發智慧
「這本書把個人記憶融和了佛法義理,即使是回憶錄也散發了智慧。」皮特表示,內文清楚傳達了佛光山教義,星雲大師強調沒有「靠佛教為生」,並透過寫作、教導、供養有需要的人衣食、學校和孤兒院,「大師的故事成為和自我期勉的美德和典範,所有的教導都令人振奮」。星雲大師教導大眾要團結、集體創作和富有慈悲心,並要相信自己是可以達到完美的,一些祈願文、經文和佛教聖歌,也是為了加強這些訊息。
彩色照片穿插著書中故事情節,將星雲大師的家、創建的寺院、創辦的機構,以及他經營的出版社等場景栩栩如生的展現。
書中也分享了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全景照,以及星雲大師高雅的一筆字書法,皮特為這些圖文寫下注解:「這些照片與文中關於開悟、解脫和人間佛教教義的啟發性並列得很好。」透過一個後記,重新審視了星雲大師的根源,闡明他的家庭和成長經歷如何影響他,「這是一本令人讚賞的回憶錄,表達了星雲大師的感恩和滿足,來自於人間佛教的推動」。
書評皮特在文末寫下:《我不是「呷教」的和尚》是一本充滿反思和思想見地的回憶錄,描述著星雲大師的一生,都遵循人間佛教,並發願弘法利生。
星雲大師英文版《我不是呷教的和尚》登上美國著名書評Foreword雜誌版面,詳細請見:https://www.forewordreviews.com/reviews/i-am-not-a-monk-sponging-off-buddhism/《Foreword》雜誌成立於一九九八年,其推薦書評具有獨立性、多元性,獲許多媒體與出版業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