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諺】三個保正 六十斤

文/蔡志鏗 |2022.05.17
2839觀看次
字級

文/蔡志鏗

大多數的台灣諺語都有押韻,念起來順口有趣,但這則「三個保正,六十斤(或有作八十斤)」缺少押韻,仔細探源考察,會發覺其背後蘊藏著一段台灣早期被殖民、遭受外來統治壓榨的悲慘印象。

日治時期,日本在台灣廣推甘蔗種植,再將糖製品運回日本消費。

台灣總督府規定,施行原料採收區域制度及廠方規定收購價格,蔗農成為糖業資本家的附屬,當時便流傳了一句歇後語:「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

日本所屬的糖廠不僅可以訂定甘蔗收購價格,而且還會在磅秤上動手腳。據說有一次由三位保正(相當於村長)負責押車的甘蔗車隊,過地磅秤重後,重量明顯與預估不符,於是三個保正要求跳上台車,重新再過磅一次,結果只增加六十斤的重量,因此有了這句「三個保正,六十斤」的俗諺。從這裡可以得知,台灣人曾經在日治時期深受殖民政權的欺壓和拐騙,不但辛苦種植甘蔗,價格隨人操弄,重量上被偷斤減兩,最後製成優質的蔗糖,還都被運回日本國,台灣人根本無緣享用,斑斑血淚,令人心酸。

與「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相關的俗諺,還有「第二憨,吃菸吹風」、「第三憨,選舉運動」、「第四憨,拿球相碰」、「第五憨,打囝仔展威風」等,都是當時農業社會寫實的一面。因此,想了解先民時代的生活,從俗諺入手,是個不錯的途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