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孕育繪本的過程,就像生小寶寶一樣」,台中市文化局最近推廣兒童繪本,耕耘兒童文學十多年的「故事媽媽」莊世瑩,搖身一變晉身作家行列,出版「貪睡的穿山甲」繪本。
莊世瑩曾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任職,對民族學、地方文化研究感興趣,喜歡和小朋友互動的她,加入故事媽媽行列,「一說」轉眼十多年。
「孩子的故鄉會變成媽媽的第二故鄉。」莊世瑩在台北生長,婚後到台中定居,孩子都在台中生長。她以「貪睡的穿山甲」一書為例,「穿山甲」的構想,起源自南屯老街的地形狹長,就像一隻穿山甲,她起初不了解這個典故,她前後共花了一年多時間研究台中南屯歷史,訪問地方耆老,再根據自己說故事的經驗,把傳說、歷史結合,還要發揮想像力,讓小朋友感興趣。
莊世瑩擔任故事媽媽的經驗,觀察小朋友喜歡色彩鮮豔、有點真實又帶有想像力的故事,孩子們聽完故事,如果會問「真的嗎?」表示他們感興趣。
她說,看似生動、言簡意賅的兒童繪本,創作過程不容易,坊間的鄉土文學、文化資產的圖書,用字生澀,太專業,小朋友不一定看得懂,透過繪本,多了圖畫輔助,能增加想像力。
台中市這個月中、小學都沈浸在繪本的書香行列,除了出版「貪睡的穿山甲」、「藏在土裡的故事」、「阿志的餅」、「小玲的台中歲時記」四本地方特色圖畫書,市府昨天也舉辦國小親師生繪本創作比賽,有一千零二十九件作品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