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優勢 注入創新動力 將減少碳排量 開發平價供電太陽能城 投資客湧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矽谷的IT精英之前用軟體與晶片改變著世界,現在他們準備著手開發太陽能產業!由於環保產業興起,未來矽谷的業績要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著手;矽谷太陽城公司CEO林登‧賴夫就表示,他們最新的目標,就是開發平價供電的太陽能城市讓人居住。
矽谷瞄準太陽能產業並非偶然,因為大多數的太陽能電池板都是由矽晶體製成,而矽谷就是專門開發矽晶體的大本營。兩個看似不同的行業,其實在技術上非常接近。無論是老牌的高科技公司,還是風險創投新建的公司,近年來都在不斷加入太陽能產業。
轉型初期 成本偏高
美國業界人士認為,目前只是矽谷轉型的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全面性的改革風潮,太陽能產業規模也沒有達到驚人的地步。但美國財經媒體已注意到這個新的契機,以《矽谷為太陽能下賭注》、《太陽能照亮矽谷》等新聞大幅報導。而媒體觀察之所熱情為太陽能造勢,是因為它們發現許多投資者動作頻頻,已開始將上億資金投入矽谷太陽能產業。
市場調查公司Clean Edge預計,全球太陽能發電市場的規模將從二○○五年的一百十億美元一路擴張,到二○一五年時將高達五百十億美元(約台幣一兆五千六百億)。在矽谷生產高效能太陽能電池板的「太陽能」公司總裁理查德‧斯旺森說,「目前的太陽能技術,就像一九八三年開始流行的電腦晶片,很快將成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技術。」
加州「奈米太陽能」公司,去年十二月已推出首批「薄膜」太陽能電池板,目前已獲得不少訂單。但該公司表示,目前太陽能在價格上仍偏高,未來還需要進一步控制產品成本,才能獲得全面普及。
德日最強 矽谷緊追
德國和日本是全球太陽能市場的火車頭,而美國矽谷位於大力推動潔淨能源的加州,同樣具備環境優勢。矽谷經濟學家斯蒂芬‧利維謹慎樂觀地說:「現在還不敢說太陽能產業將會造成多大影響,但許多矽谷公司快速投入,無疑已奪得發展先機。」
Clean Edge創始人羅恩也認為:「如果世上有哪個地方能讓太陽能大放異彩,那極有可能就是矽谷。矽谷具有得天獨厚的科技優勢,能為太陽能領域注入創新動力。」
據了解,除了太陽能,美國矽谷的投資者還看好其他「綠色產業」,例如把氫和氧轉化為電能的燃料電池,從草稈、海藻等生物質中提取的生物燃料。總而言之,綠色科技大行其道,明日矽谷也許會得名「太陽谷」,甚至「綠谷」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