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會報告指稱 缺乏水源、衛生保健設施 安全無保障 人道危機惡化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紅十字會十六日發表報告稱,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二○○三年入侵伊拉克後,五年下來,伊拉克已成為全球生活條件最差的國家之一。
報告稱,數以百萬計的伊拉克人缺乏水源、衛生設施和保健設施,安全也缺乏保障。報告指出,數以百萬計的伊拉克人缺乏水源、衛生設施和保健設施,而且安全也缺乏保障。報告透露,伊拉克一些家庭每月必須花費一百五十美元(約台幣四千六百多元),購買乾淨的飲水,約占每月平均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報告也指出,伊拉克的醫療保健設施以及服務,比五年前更差,醫院也缺乏合格的醫療人員和基本藥物。目前,伊拉克公立醫院共有三萬張病床,遠遠低於所需的八萬張水平,此外,很多人也無法負擔高昂的醫療費用。
報告警告說,如果各方不盡快設法,滿足伊拉克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伊拉克的人道危機將會進一步惡化。
報告承認,部分地區的安全有所改善,但是更多民眾沒有得到當局以及聯軍足夠的保護。報告還透露,伊拉克戰爭開始以來,已經有數以萬計的伊拉克人失蹤。
報告說,很多死於暴力的人,因為多數遺體都沒有被當局發現,因此身分從未獲得確認。
紅十字會的報告還統計說,伊拉克和聯軍當局扣押數以萬計的伊拉克人,幾乎所有人都是成年男子。報告稱,僅在南部大城巴士拉附近的一座監獄內,就扣押了二萬人。
伊拉克官方數據顯示,去年六月以來,伊拉克暴力事件數量已經下降了六成。不過美國駐伊拉克軍隊總指揮官警告說,當地安全局勢仍隨時可能惡化。
國際紅十字會在伊拉克的工作經費,每年約需一億六百萬美元(約台幣三十二億六千一百六十二萬元),是該組織目前在世界上,花費最多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