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就是總統大選投票日,若問選民最寄望新總統能為台灣做什麼,相信答案是:誰能夠把台灣經濟從一灘死水的困境中注入「活水」,又能在人品、操守、氣質和言行方面帶頭找回台灣傳統的核心價值,就是選民引頸企盼的國家領導人。
台灣的經濟蕭條和核心價值已經沈淪到不堪的地步。扁政府八年來讓無辜的台灣人民吃盡了苦頭,貧富差距急速擴大,M型社會形成,自殺率攀升,家庭暴力悲劇頻傳,社會治安惡化等社會景象令人心酸 ;而失業率居高不下,「薪水沒漲,其他東西都漲」更使得「痛苦指數」屢創新高。
回顧民國八十年代台灣所得快速成長,物價穩定,所得分配平均的「奇蹟」,相對當前政府仍汲汲營營於正名、制憲、入聯等無意於國計民生的政治舉措,再對照香港、新加坡政府都行有餘力退稅給民眾,用高所得成長率來對抗通膨的全球性壓力,只能說民眾選出了一個不會拚經濟的領導人、政黨和政府,才會付出如此沈重的經濟代價。
在政府把經濟弄得一塌糊塗之際,很不幸地,我們也看到了政府貪腐無能引發的社會價值沈淪現象。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底行政院長在朝野政黨領導人「會談」之後用偷襲方式宣布核四停建,等於對台灣人彌足珍貴的「誠信」原則砍下一刀,從此引發朝野互不信任的惡鬥。
貪污浪費的官員誇談轉型正義不會臉紅,主管教育的官員竟出口成髒做出負面示範還自鳴得意,知識分子竟然可以只問藍綠、不分是非偽裝輿論,政客為牟取政治利益不惜撕裂族群,種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荒謬景象層出不窮。可怕的是,這種「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習氣和爾虞我詐、硬拗瞎掰的風氣瀰漫社會,引發民間詐騙集團橫行,奸巧的人物被視為英雄等等歪風。
這次大選又看到抹黑、抹紅、造謠、爆料、扣帽子、揭瘡疤的低俗作風,更讓人懷念台灣人重視的傳統價值酖誠實、勤奮、節儉、謙恭講理、信實。
因此,我們認為總統候選人能以身作則,消極面少逞口舌之快,不用抹黑方式破壞對方形象,更不要用恐嚇手段來愚弄選民,畢竟選舉和政治是一時的,徒造口業,撕裂族群,破壞社會祥和,降低選舉格調,受害的還是無辜的台灣人民。積極面更應展現開放的胸襟,以自身的道德、操守、能力和卓識遠見做為爭取民眾支持的訴求,進行「君子之爭」,以正道取得大位,國家社會才能安定發展
在政見方面,應將重點放在民眾所關心的財經議題上,端出真正福國利民的政策牛肉。在消極面要先突破鎖國心態,降低兩岸對峙僵局,勇於邁向國際化和自由化。
在積極面,應有開放的胸襟和放眼國際的格局,提出具體政策改善兩岸關係、吸引外資和台商回流的正面措施。如果一方面又想要大陸市場,另一方面又製造敵意,無異是重蹈鎖國政策的覆轍,台灣經濟必然難有起色,人民也不會有好日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