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青年閱讀研討會中區場,領眾研讀《華嚴經普賢十大願》。圖╱人間社記者陳聖冠
【人間社記者陳珮榮彰化報導】二○二二年人間佛教青年閱讀研討會最終站中區場,十六日在福山寺登場,近五百位愛書人現場、線上齊聚研讀,依循《華嚴經普賢十大願》,深入經藏探討經典要義,領略佛家富貴人,成為更好自己。
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引言以大腦僵化為例,說明人常因情緒束縛限制對事物的想像力,一句「謝謝」能擴大面對世間的不同面向,鼓勵青年透過研討會走入佛陀世界,帶給自己更多的願力。「用謙卑、好學的心,深入佛法、實踐佛法,更能活出佛法。」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蒞臨指導,讚歎青年以活潑方式,忠於原著詮釋出經典意涵,並透過自身故事闡述願力的不思議。
經典導讀由中區副團務長楊柏毅、惠中佛光青年分團團長張雅柔帶領,以契理的生活故事讓大家輕鬆了解十大願功德利益,以及實踐方式,並邀請大眾點燈、發願,成就自己,利益大眾。
主題論壇邀請中區團務長葉孟翰、副團務長吳冠穎、白象幹部鄞涵錞、佛光羅浮童軍中區副召集人許菱容與談,白象幹部黃采妮擔綱主持。「人生不要怕犯錯,要懺悔更要發願。」鄞涵錞分享,與媽媽相處常夾雜著情緒應對,她在自省與不二過的念念相續中,斬斷惡性循環,並以六字大明咒緩和情緒,讓雙方相處更融洽。
許菱容以童軍經驗發現「能夠尊重別人的人格,自然就不會生起驕慢心」,在夥伴的溫柔安慰,她體悟人性的善美,並學習尊重他人。「世間一切眾生都是我的老師,我更是我自己的貴人。」葉孟翰說,有幸在青年團親近不同的善知識,從中自我檢討、改變心態,更找到自我價值。
提及隨喜功德的願力,吳冠穎透過實踐三好關心團員,說明不論是笑容、甚至一句關心或鼓勵的話,都能給予身旁的人正面力量,進而接引不同的青年。佛光會督導曲鈞瑜感動不已,她看著女兒鄞涵錞將佛法運用於生活,並鼓勵大家把握當下,在實踐中有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