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地標

王潤華 |2008.03.16
763觀看次
字級

當世界各國都在競築世界最高的大樓作為城市地標,如吉隆坡的雙峰塔、台北的101,而新加坡卻以生長在自己土地上的大樹作為城市地標。

在新加坡植物園,就有十一棵被法定為國家級文化遺產樹,令新加坡引以為驕傲,而這座占地五十二公頃的植物園,坐落在市中心最繁華熱鬧的五星級飯店的五分鐘路程,園裡還有一座六公頃,被認為是地球上保留得最完整的原始熱帶雨林。

作為一個熱帶花園城市,這些本土雄偉的百年高大巨樹,即是自然的文化遺產,也是新加坡最亮眼的城市地標。這些大樹幫忙新加坡人對其生活的土地創造出永恒感與歸屬感。

當新加坡快速現代化,全島各地的百年大樹遭到砍伐的危險,這種考慮促使200年的文化遺產樹計畫的誕生,目的是要保護與教育人們認識成年大樹的重要性。群眾可以遴選全國各地的樹木,一旦入選為受保護的文化遺產樹木,都會特別得到照顧,如裝上避雷針、在樹底下豎立介紹樹木的告示板。

這些熱帶雨林樹木都與本土人民的生活密切的結合。在這十一棵樹中,我個人比較熟悉的,有兩棵是登布樹、一棵雨樹,另一棵是相思樹。登布樹是本地區最堅硬的木材,生態非常傳奇。前面十年,生長得非常慢,矮小而枝椏很多,像一般的開花樹,黃色的小花,在黃昏時特別芬芳。

您想不到它能活到兩百多年,也能長到二十五米高。樹幹是建造橋梁、房屋最好的木材,不要說經得起風吹雨打,海水也不容易腐蝕,連白蟻都不敢侵蝕。在東南亞一般家庭的廚房,必有一塊登布樹木砧板,用菜刀切割,傷痕過後很快縫合起來,木質不易磨損。而且據說,細菌也無法在木質上存活。

雨樹與登布樹相反,快速成長。在新加坡的街道、公路、高速道路兩旁,或地面停車場都普遍的種植,像一把一把巨大的綠傘張開,給熱帶帶來最需要的綠蔭,所以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是最普遍的路邊樹,英國人非常喜愛,所以從殖民的時期就大量種植。

同樣的,英國人在殖民時代開始,便喜歡在校園、醫院種植相思樹,也許鮮紅的心形種子,正是象徵老師與醫生所要奉獻的愛心,病人與學生需要的愛心。

(作者為元智大學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