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青年閱讀研討會北區場,深入探討《般若心經的生活觀》。
圖╱人間社記者王詩景
【人間社記者楊媛甯台北報導】中華佛光青年總團「二○二二年人間佛教青年閱讀研討會」北區場,九日在台北道場舉行,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引言、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講評,佛光青年幹部、佛光童軍擔任經典導讀和論壇分享,帶領線上線下近四百人探討《般若心經的生活觀》,透過實踐的力量,找到通往《心經》的智慧之道。
「在生活當中要懂得認識自己。」滿謙法師勉勵大家,透過般若《心經》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肯定自己,能做一個自在的人,進而擁有幸福安樂的人生。
經典導讀接力賽由北區團務長闕曉菁、善財講師熊哲群帶領,兩人以驗票員身分領眾搭乘「佛光般若船」,說明「般若」是讓人生更自在的法門,如同生命中最重要的GPS,深刻實踐六度法門,就能在不執著、不分別的平等性之上,決定起心動念。
共同論壇探討經典與生命故事,由北區副團務長林家儀主持。北區副團務長陳珮君分享,曾擔任佛誕節總召,急著做事卻忘記「做人」,後來在《心經》的「觀自在」意涵深刻反思,體悟「人間佛教的修行法門,就是辦萬種事、結萬人緣,並從中成就自己」。身兼多職的北區副團務長林小琪認為,「忍辱」是最有力的船槳,能認識自己、面對問題、承擔責任、轉苦為樂,「苦不會是終點,而是改變的起點」。
白象幹部蔡蕙伃畫出一座排放黑煙的「五蘊工廠」,解釋每個人都因色受想行識而做出無明判斷,當她理解「五蘊皆空」,就能讓生活愈來愈彈性自在。從以為自己是工作人員,到成為台上分享者,普門佛光童軍團羅浮陳芸萱體會到「自在」的力量,甚至找到度一切苦厄的鑰匙。
「想要幸福或正在失意的人,不要離開佛門!」慧知法師解釋,當大家回到佛門受般若薰陶,回頭看待生活的苦,就能會心一笑,並說明讀《心經》是一輩子的事,當中字句皆能成為人生旅途的依靠,「佛法用得上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