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進香起火坩」獲登錄為雲林無形文化資產。
圖/朝天宮提供
【本報雲林訊】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延傳百年的「北港莊儀團千耳眼爺公」、「北港進香起火坩」,獲登錄為雲林無形文化資產,十日由縣府文觀處長陳璧君頒授登錄證書,雲林縣莊儀團協會理事長許家彰及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代表接受;莊儀團總動員,鑼鼓喧天遊街,歡慶兩大民俗技術榮獲無形資產,薪傳永存。
陳璧君說,「北港莊儀團千耳眼爺公」與朝天宮媽祖信仰同時存在,「北港進香起火坩」則是白沙屯拱天宮至朝天宮,進香刈火施作火缸的技術,兩者皆為朝天宮重要的宗教禮俗。
蔡煌銘說,千里眼與順風耳正式名稱「金精將軍」、「水精將軍」,北港人稱為「千耳眼爺公」,是媽祖的護法神將,神將圖像最早見於大正年間老照片;「千耳眼爺公」不論造型或步法,獨樹一格具高知名度,國內外分靈三十三團,獲受證別具意義。
至於「北港進香起火坩」,蔡咏鍀說,起火坩技術源於進香團「刈火」儀式,古代「刈火」的火缸是進香重要器皿,每年進香會從祖廟的萬年香火爐中,舀取香灰放入進香團的香爐,象徵神明的靈力藉由引回香火得以傳承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