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宮廟遶境神轎 黃佳惠竹藝打造 羅智華 |2022.04.08 語音朗讀 77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為大甲鎮瀾宮委託訂製的竹製神轎。圖/巧聖仙師廟提供竹藝世家藝師黃佳惠(右)與先生王明瑜,決心傳承手工製竹,圖為「鑼鼓架」。 圖/記者羅智華竹製神轎環保、有彈性,外型與重量亦較為輕盈,適合宮廟舉辦祈福遶境活動時使用。圖/黃佳惠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踏進位於嘉義水上的竹飄香竹藝店,店內如同其名,鼻尖傳來了一陣陣的桂竹清香味,來自祖傳四代、傳承逾一世紀的竹藝世家藝師黃佳惠,她與先生王明瑜正忙著打造一件件量身訂製的竹藝品,數十年來始終堅持以手工製竹的夫妻檔,不僅為台灣上百座寺廟量身打造竹製神轎、神明椅等宗教工藝品,更決心要透過雙手,傳承愈來愈少見的竹藝手創文化。談起與竹藝結緣的歷程,今年五十二歲的黃佳惠表示,打從自己的曾祖父那一輩起,就每天上山砍竹子,後來逐漸發展成製作竹椅、竹家具等,到她這代則進一步將工藝發揚光大,開始創作「神明背椅」、「竹製神轎」、「鑼鼓架」等竹製品。技藝受讚揚宮廟委製首選「我從五、六歲起,就開始在父親身旁幫忙劈竹子」,孩提時代就每天與竹為伍的黃佳惠分享,從小看著祖父黃謀、父親黃財福製作竹藝品,在耳濡目染下踏上傳承路,成為台灣少見的女性竹藝師,就連另一半也「婦唱夫隨」,加入手工製竹行列。黃佳惠與王明瑜的俐落工法與技藝,不僅受到台中大甲鎮瀾宮、嘉義新港奉天宮、東石港口宮等眾多宮廟委託製作竹製神轎與神明椅,台灣主祀魯班開基祖廟的「東勢巧聖仙師廟」,之前舉辦建廟兩百多年來、首次全台徒步祈福活動時,有不少信眾前來訂製專屬的神尊背轎,希望能背著家中供奉的神尊,跟隨宮廟一同遶境,還有信眾背著家中的媽祖娘娘,前往中國大陸的湄洲媽祖廟跨海進香。王明瑜指出,相較於木頭等其他材質,竹製神轎不只環保、有彈性,外型與重量也較輕盈,適合宮廟舉辦祈福遶境時使用。先煮再火烤 成品不易褪色但要用手工打造一頂竹製神轎可不簡單,工法相當繁複;黃佳惠分享,第一步是先挑選適合的本土產台灣桂竹,第二步是用高溫百度的沸騰熱水來烹煮桂竹,殺菌的同時,也可讓桂竹顏色從綠轉黃、竹子的顏色變得均勻,也讓完成後的神轎不容易褪色。接著還要用噴槍火烤一根根竹子,進行乾燥與調整角度,以免被蟲蛀,然後才能丈量尺寸、開始製轎;因為步驟費時又耗工,各宮廟都會提前一年訂製神轎,讓她和先生有時間「慢工出細活」,用心完成每頂竹轎。然而,正如同其他傳統技藝面臨的人才斷層、傳承不易等問題,即使擁有一身製竹的「十八般武藝」,黃佳惠也面臨沒有人接班的情況;她有感而發地表示,這行傳統技藝養成時間長、工法繁複,在老一輩藝師逐漸凋零後,願意傳承的下一代已經愈來愈少,即使感到不捨與遺憾,也只能靠著一雙手持續努力、堅持下去,希望創作出更多好作品,讓大眾可以看見竹藝的美。 前一篇文章 雲岡石窟17窟暫封 數位化建檔 下一篇文章 禪師偈語智慧 心保和尚領眾體悟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閩南語金曲獎 佛光人黃一飛奪最佳男歌手愛我青年三好學佛營 讓信仰引導人生香港佛光人VegRun 運動蔬食愛地球西來寺義診23年 照亮社區健康之路佛光會送家具至光復 助受災戶重建家園重陽敬老暨佛光寶寶祝福禮 三代喜同堂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人清淤不停歇 用愛與熱食送暖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台中綠美圖開箱佛大校長趙涵㨗 登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鎮長畫家 畫下台灣風土阿里山森鐵 推特色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