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麗如
春雨綿綿,決心開始整理婆婆的遺物。羅幕輕寒,斜光到曉,記憶仍在滴滴答答。檜木和室裡的物品都還靜謐的擺放在原處,有編織到一半的毛線衣,喝了一半的紅酒,隨意披掛的晨褸。物品似乎等著如往常一樣能再次被主人使用,隱約中我感受到婆婆的氣息,縈繞在空間中,要散未散,欲留難留。
拿起物品打包前,心中默念:「不好意思,這是您的衣物,捐給別人用,物品才不浪費。」當我觸摸物品時似有感應:老人家的牽念,以及她淡淡的嘆息。
前陣子,婆婆因為關節劇烈疼痛而無法確定感染源情況下,出現敗血性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等症狀,到達急診室才短短七小時內就過世了,令人措手不及。常揣想,婆婆仙逝之晨,是否能感應到那是人世最後一日?是否留下未竟的願夢?
那日後,常問自己,如果可以選擇,我會希望哪一天離開?什麼是這一天?有時晨起睜眼那一瞬,也會疑惑:今天就是我的最後一天嗎?是這一刻嗎?
生命都是借來的時光,總有一天要歸還。我們永遠不知道,老天願意給我們幾年來運用,我們有沒有好好珍惜?會不會沒盡力表現,讓老天突然想要提早收回呢?誰有神通能夠知道?
歲月似乎悠長,但此刻只想將這一秒鐘達到最好的狀態,珍視鎏光中和每一秒的交集。每個瞬間的對視、談話似乎都貴重無比;以前沒留意的細節,也彷彿有了深味。
婆婆!謝謝妳曾經的愛,謝謝妳的衣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要將每日活成一個春天!這是不是那日清晨,妳不落言筌的心聲?我似乎聽見了,在今年第一場為春花開路,想妳的春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