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楊炯杕的版畫作品,屬於當代藝術中的異數,他的畫風既不花梢也不炫耀,但卻有一種引人駐足凝視品賞的氣質。他以獨到精湛技法創立的嚴謹風格,崛起於巴黎的當代藝壇,不但已在重要的文化機構開過六次個展,也多次應邀參與法國舉行的國際大展,獲得好評,並且被禮聘為法國Chamalieres國際版畫三年展台灣區的審委,成為受到注目及器重的新銳版畫家。
三十九歲的楊炯杕,生於宜蘭,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現改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在校時主修雕塑。但遠赴巴黎深造時,改攻版畫,潛心研究金屬直刻版及腐蝕版。他先後進入巴黎的Joelle SERVE「63版畫工作室」及Joel ROCHE版畫工作室專心研究金屬腐蝕版及金屬直刻版的創作。
他的創作採擷平易近人的題材,但經由匠心獨運的刻畫,卻能點化成引人靜思及冥想的畫面,昇華成靈視窗口的雋永景象。
楊炯杕的創作取材大致分為室內及室外,較引人入勝的是室外的風景,創作的感性觸角及造形思路融入自然運行的脈絡中,探索出造化生生不息的奧祕,從而產生了一序列精緻而傳神的作品,其中「二重奏」獲得法國Chamalieres當代美術館的永久典藏。
當創作造詣達到一定的火候及水準之後,楊炯杕開始進行他內心深處早已嚮往的大創作計畫,刻畫「時光封印」酖台灣東北角海岸的連作,共十二版塊,達六公尺長,這對受制於凹版壓印機規格的銅版畫,無疑是龐大而艱鉅的創作工程。但來自於一股內驅的熱忱,促使他勇往直前,使這件大作成為台灣版畫史上的經典。
楊炯杕一筆一畫一草一木一石的日積月累,猶如苦行般的創作,歷經了整整六年,造就了內質能量綿綿不絕的歲月刻痕。因此,「時光封印」完成後公開在巴黎展出,贏得法國Saint-Maur美術館主辦的國際版畫雙年展的大獎。(林惺嶽)
楊炯杕的故事登於《新觀念雜誌》十二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