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海岸線受到季風、洋流沖蝕,過去30年平均倒退近200公尺,環保局5年要種10萬棵樹以防風定沙。圖/環保局提供
【本報桃園訊】桃園海岸線受到季風、洋流沖蝕,過去30年平均倒退近200公尺。環保局海岸管理工程處啟動「桃園濱海綠色廊道造林計畫」,5年要種10萬棵樹,目前選定許厝港溼地為示範點,正進行整地、定沙及人員培訓作業,第一棵樹預計明年春天種下。
海管處長林立昌表示,海岸線倒退原因有很多,除了季風洋流侵蝕,氣候變遷導致水平面上升,河川上游水庫淤沙,都會有所影響,雖然每年狀況消長狀況不一,但近30年平均起來是負數,如果再不設法防風定沙,國土面積恐一點一滴慢慢流失。
市長鄭文燦指出,桃園海岸以沙丘地形為主,東北季風強勁,帶來很多飛沙,夏天沙灘溫度高達50℃,加上土壤鹽化,不是適合植物生長的環境,要克服這些天然不利因素,最好時機的種植時間點是春天。
圖/123RF
海管處的造林計畫將從許厝港溼地復育區起步,預計在此種下1萬6800棵樹,做為示範場域,但由於相關作業未完成,第一棵樹的種植時間應該在明年,而未來造林範圍則以台15線以西公有土地為標的。
林立昌說,造林場域不一定要是市地,如果林務局有土地,但不在造林計畫內,或造林計畫排定期程較遠,都不排除合作的可能。
除了造林計畫,鄭文燦也提到永安漁港「新屋濱海植物園」動植物種豐富,是絕佳海岸生態學習場域,也指示海管處做好環境教育設施,向環保署申請環教設施場所認證。而沿海活動方面,他也指示觀光旅遊局續辦「竹圍海洋音樂祭、環保局規畫「許厝港冬候鳥季」,讓大園區有更多代表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