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開放步伐 建特別合作區 消除制度、行政區藩籬 廣東已展開最大規模研究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計畫將廣東及鄰近的香港、澳門組建特別合作區,在經貿、社會、文化等領域進一步合作,形成超級都市圈。消息人士透露,中共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正就此問題,組織廣東有史以來力度最大、涵蓋範圍最廣的一次調查研究,二十三個省直屬部門及研究機構參與,並設立九個主要的調研課題,港澳方面也全力配合。
分析人士指出,特別合作區的提出,意味著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的廣東,又將聯手香港、澳門,率先邁開擴大開放的步伐。
一國兩制前提 力促自由往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適逢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在去年中共十七大期間,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提出要「擴大改革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隨後走馬上任主政廣東的汪洋旋即提出廣東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要再次「殺出一條血路」的觀點。這與三十年前鄧小平南巡時在廣東的講話精神幾乎同出一轍。
知情人士說,粵港澳特別合作區的主要功能將與自由貿易區相似,但最大不同之處,是自貿區一般都是獨立關稅主體間的合作,但廣東並非獨立關稅主體。
他表示,在特別合作區的框架下,粵港澳三地將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將最大限度消除制度及行政區的藩籬,力促三地人流、物流、資金流的自由往來。粵港澳特別合作區的目標,正是汪洋日前提出的:「確立世界眼光,打造比肩紐約、東京大都會圈的世界級大經濟區。」
下放經管權限 創造金融新局
分析人士認為,為促進特別合作區有效運作,中國政府有望為合作區下放部分經濟管理許可權、社會管理許可權以及金融創新方面的試驗權。
目前廣東省外經貿廳正負責「粵港澳特別合作區」專題的調查研究,內容包括建立特別合作區的內涵、可行性、對三方的利弊以及對中國大陸和周邊的影響,建立粵港澳特別合作區可能遇到的問題、需要設計的對策、實施的步驟等。調研材料將彙編形成報告,聯同實施意見上報中國政府。
進行專題研究 廣徵各地意見
另據廣東方面的消息,此項名為「深化粵港澳合作」的調查研究,自春節前全面展開,具體運作包括在廣東省及到港澳調研,以及資料匯總後形成文件,經廣東省官員批准後上報中國政府。分析人士認為,廣東方面將全面廣泛地徵求港澳地區的意見,並綜合調整調研結果,實現三地及中國整體利益。
此外,報導也指出,為順利完成調研,廣東方面還委託並邀請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研究室、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務院港澳辦、海關總署、稅務總局、中國銀行等參與相關專題。